我学习完个人品牌的感受:
理解到了一个点:我以前总是觉得定位标签、垂直输出这种玩意很难受,因为我想说的不能说,要说的又会顾虑会不会不垂直而显得混乱。今天才明白因为我根本没理解清楚个人品牌是什么。其实现在对个人品牌这一节收获到了三点内容:
1.个人品牌其实就是你是谁的一个展示,你是一个立体的人,要吃饭睡觉,有自己的兴趣爱好,走自己的工作,专业,副业等等。要想让他人真实而立体的看清楚你是谁,喜欢你而且信任你,那就要真实的输出,比如:
我是怎么陪孩子家人的?小视频朋友圈都可以。
除了陪家人孩子我自己的时候做了什么,我读了什么书,为什么读,有什么感悟和收获,帮助了我什么?
我听课学习了什么?怎么学的,有什么收获,为什么学
我怎么与他人相处的,帮他人解决问题的?
当一天的任务完成后,我空闲时会做些什么
……
都在展示你是谁。
2.不断聚焦:
这里有两个方法:
如果你不知道自己能给她人什么,哪些地方是你的兴趣爱好或者专业,那就每天输出你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然后慢慢聚焦。这个是自然生长的方式。
还有一个方法:如果你是某一个领域,很专业且有成果,先从这个专业和成果处输出,从这一个标签不断输出学习、工作和生活,呈现出一个立体的你,也可以带动其他的标签。
千万不要把自己绑定在某一个领域或专业,变成一个只能提供这个专业的解决问题的工具。我们是个人,不是工具。
3.个人品牌是随着自己的成长以及客户的需求变化的。
个人品牌是你是谁的呈现,而你是谁是随着不断地学习和成长改变的,自然输出就可以。
还有就是客户的需求会变。这个我的理解是要么你跟着客户的需求走,要么你很牛,客户很羡慕,跟着你的魅力走。哈哈,我想做后者。当然,即便是后者,也要看客户的需求。如果客户很喜欢你,你却不知道她们的需求,给的不和胃口,那也是拿不到成果的。
以上是我对个人品牌的理解。
下面是本节课的内容梳理:
一、个人品牌有什么价值?它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
1.它能让别人看清楚我是谁,我是个什么样的人,值不值得信任,他人喜不喜欢。当他人认可和信任你这个人的时候,他会因你而买单。当下这个产品过剩的时代,同类型的产品有很多,质量服务虽有差异,总体相近,那别人为什么要从我这里买呢?因为他相信我,喜欢我的生命状态或人格魅力。会对我产生一个向心力,更想靠近我,靠近我很舒服很安全。
所以我也从中得到一个道理,一定要做好自己,尤其是内在生命状态,唯有这样我才能迸发出更多的智慧帮助她人,也唯有这样她才能看到我能量满满、安全舒服的生命状态。我直播间里一个闺蜜说,你知道吗?我每天工作烦死了,但每天看到你的样子就觉得安宁舒服又灵动。
2.个人品牌建立后,有一天会实现CtoM,由客户直接到工厂定制,降低成本,且能买到专属定制。好期待啊
3.有一天要创业的话(不要说我这辈子都不创业的话,有一天走到那一步,客户形势需要的时候,你还记得今天学的这个东西,能很好的助力你),有这些好处:
用个人品牌助推公司品牌,更有温度更亲近更容易产生信赖感。为什么苹果卖的那么好,去看看乔布斯苹果发布会。也可以看看雷军创建小米,董明珠创建格力空调等。
用个人品牌推动公司品牌,只需要围绕个人标签进行个性化故事的呈现即可,拓展度也比较高。意思就是围绕你的个人标签进行输出,别人就会知道你在做什么,有没有能力做好,我要不要跟她干。老王就是个特别好的例子,她的个人标签管理学博士,在商业上的成就,让人一听就相信她有把自己的公司做大的能力,而且没有任何疑问,那大家都愿意跟她干,公司就人越来越多,发展越来越好。拓展度这里我的理解是,如果你只做公司品牌,只能围绕这个公司是做什么的,比如空调,只能围绕空调这个话题去搞,面太窄,根本施展不开。但用个人品牌带动的话,就输出你这个人,比如老王除了输出商业管理外,还可以讲述一些她自己的爱好呀,梦想呀等等,有一天她卖大理的耳环什么的,相信我们很多闺蜜也会买的。因为是个人且立体,所以拓展度就比较高。
展现渠道也会比较多,你想在哪搞在哪搞。公司就不能这样搞了。
另外,用个人品牌带动公司品牌,成本也比较低。只需要不断输出自己是谁就可以了,各免费平台都可以啊。
其实吧,说到这里我就有一个感觉,现在的人不再是跟着产品跑了,以前物质匮乏,能买到就很好,即便那老板、那销售、那服务很差,我们能买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就行了。到现在不是了,现在物质丰腴,甚至我买不买都可以,或者说替代品太多了。那这个时候,我们是跟着人走的,你让我舒服对我好,我认同你,跟你有粘性,感觉生命有交流,我就信你,喜欢你,喜欢就会愿意为你买单,买单不是因为产品好,而是我喜欢你。真的有些人因为喜欢一个人买了东西,买完之后可能就放在那里了。
二、个人品牌这么棒,怎么做呢?
1.定位:
定位是为了快速呈现你是谁,它是一系列的组合,立体的人,而不只是一个标签,只是一个标签的话,那就把自己降低成为一个工具了,不但累,而且会被它束缚。
你可以有很多个标签,拿出一个别人第一眼就能看到的标签,然后通过这个标签让自己更大的展示出来,这个标签就成了你展示自己的切入口。
比如我吧,我把初中心理老师或者说心理咨询师作为一个标签,那我通过这个标签输出建立自己个人品牌的时候,由它带动,让大家看到我是个什么样的人,大家就会慢慢知道,我是个做心理专业的人,而且做得很深,我甚至能解决一些即便是很厉害的大学教授等级别的人都解决不了的青春期孩子的问题,比如手淫。
我还是个在家庭教育方面深耕的人,我还是个特别喜欢探索生命的人,也是个喜欢绘画音乐生命状态美好的人。而且还是个看似懒散其实心有所守心想事成的人。会看到我想要的是什么,为什么,我是怎么做得,这过程我有什么样的品质等等。
但是也要注意:
定位不是自己的自嗨,而是用户看到了你。
这个如果你自己不知道的话,可以不断去直播,因为直播的时候你是随着自己意识的流动自然而然呈现的,留意自己讲什么的时候比较多比较有感觉,再看看别人被吸引的是哪一点,就可以找到。
我现在基本上找到了,就是心理,在这个之上,她们喜欢听生命状态,喜欢听心路历程,现在的侧重点就往这些方面输出。
定位不是一个标签,而是为了形成用户对我们的认知差异而做的一系列动作。我的认知差异有点感觉了,一是我有所守,心志坚定,二是我生命美好,懂得欣赏,三是开放不带评判,让她们安心,愿意跟我说。
定位也不是一层不变的,而是需要根据用户反馈动态调整。有一天她们觉得为什么我的生命那么美好,怎么做的,我可能会告诉她们,然后不断往那个方向分享。说到这里,真的很期待那一天的到来,我分享生命中的美好感受的时候,会让人体会到原来人生在世,可以这样安宁美好,富足圆满。有一天我真的想带领大家走向这样的美好,大约这就是我的人生使命。我天天觉得我找不到人生使命,我也感知不到,原来早已存在了。
这里呢,给大家一个工具单:
·普通人都可以做的定位,从泛知识到专业内容,依次为:知识传播者,某个方向奋斗者,兴趣达人,专业人士。
我现在处于泛知识到某个方向奋斗者之间,因为我分享自己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还没有向某个方向聚焦,只是在有意识地在凝聚。
·考虑定位时,就要考虑你后续可以衔接的变现体系的市场空间有多大。
这个有点笼统,梳理不出来,当下看到的脉络是:心理咨询——家庭教育——妈妈商学院和财富榜样,后续的还要看我能成长为什么样,这中间会积累出来什么,最后会生成什么产品。感觉挺好的,有一天我带着很多人,让她们一步步走向富足圆满的人生,自由自在,多好。这个市场空间还是很大的,谁不想要。
·围绕你的定位,可以有多个标签组合,让你未来的变现体系有更多的空间。
我的话,围绕心理咨询这个标签,可以衍生家庭教育,财富榜样,兴趣和优势挖掘。
·在你原来的标签上叠加商业相关的标签,可以给你的变现体系带来10倍增值空间,因为你不仅可以赚专业的钱,还可以赚商业的钱。
我的话,现阶段,学赚钱的心理师?会赚钱的妈妈……
有个原则就是选择离钱最近的标签叠加商业标签。
2.输出:定位好了,就要持续输出
低成本了输出的内容方向:
学习研究你的兴趣,专业,商业,财富相关的课程或案例,输出你的思考。
看兴趣,专业,商业,财富相关的书,拆书,并公开发布你的读书心得。
(我的话,心理学,财商的书,还有妈妈不烦学到的课程。)
定期输出你在兴趣,专业,商业,财富上的探索成果和反思
和你的用户持续互动,分享你和她互动过程中的一些趣事,或你帮助她的故事。
(心理咨询上,妈妈不烦上帮助她人的故事和收到的效果)
与你的兴趣,专业,商业,财富领域的大佬们见面,分享见面的故事与合照
分享你帮她人解决难题的故事等。女性财富榜样推荐书单,日常内省清单,这两个用起来好。
3.如何借势:
借势社群和视频号风口
借势妈妈不烦平台
工具卡:
主动分享学习笔记,复盘
积极参与实战,拿到成果
成为标杆案例,获得妈妈不烦导师团,教练团,优秀学员认可
记录自己的每一个小进步,每当自己有突破时,主动在妈妈不烦报喜
把自己的成功经验分享给更多人
共建引领更多人成长,让更多人看见你,认识你。
个人品牌经营行动建议:
思考你要做的知识精专程度,弄清自己定位,是专业人士?兴趣达人?坚持的奋斗者?知识的传播者?
坚持的奋斗者。
叠加商业标签:学赚钱的心理师
输出成长收获和心得,在朋友圈。
记录自己在妈妈不烦平台与其他人互动交流的过程,并在公开社交平台持续输出。(可以尝试输出简书)
组建一个闺蜜群,输出自己的学习经历,每天共读一篇文章,或每天一个闺蜜分享,也可以定期输出自己的反思和实践成果。(还做不到)
我与金钱的卡点很重,以我的能力,如果不是被它所困,应当早已有很好的成果。可是破不开,就只能用心走好每一步,静待花开。
附手写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