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很容易把旅行当成生活难题的解决方案,殊不知,无论我们走多远,都没办法离开心里的黑洞,它将永远伴随我们;
一念间的转变才是真正地解放自己,它比身体实际行走多远更重要。
很多人借旅行的方式逃离生活的繁琐与一成不变,认为旅行将生活中缺失的部分补全了,于是他们对旅行形成了一种上瘾般的嗜好。
可事实上,旅行只会给他们提供暂时麻痹的快感,当旅行结束,他们就自动陷入沮丧的情绪中不能自拔。一次次逃离,又一次次沮丧,如此循环往复。
网上有一个关于“旅行上瘾”的经典案例。一名叫麦琪﹒帕克的女孩每次旅行回来,都要一段“冬眠期”来过渡。
她回家的第一周都会哭个不停,然后连接好几周都不出门,找各种理由推脱掉和朋友的见面。
她说:“旅行能让我感到飞上云端的快感,无论我在哪儿,和谁一起,我身体的每个细胞都很快乐。
可是一回家,家中就有一个黑洞在等着我。”她以为旅行是为了满足自己探索世界的需要,同时她也深刻意识到,自己只是在通过旅行这一行为,来填充上瘾般的空虚感。
在旅行蔚然成风的当下,很多人巴望着像那些环游世界,骑行穿越的勇士一样燃烧一下血液,带着既定的期望走向世界,期待所谓的“自由自在”。
一如有位行家所言“你真能在别人活得若无其事的地方,活得惊心动魄吗?给你自由,你能做什么?”
自在是一种外部形态,自由是一种内在感觉,只有内心自由了才会觉得真正的自在。
在电影《革命之路》里,艾普莉(凯特﹒温斯莱特饰演)和弗兰克(莱昂纳多饰演)是一对自视与邻居们不一样的中产阶级夫妇,艾普莉觉得在美国的生活陈腐而无趣。
她一心希望迁居巴黎,过一种充满希望和激情,与庸俗的现实完全不同的日子,她和弗兰克在一次次争吵中终于达成了去巴黎的一致意向。
然而,弗兰克的升职和艾普利的怀孕,使弗兰克动摇了去巴黎的想法,心灰意冷的艾普莉让自己流产死在了医院里。
眼下的生活不如意,换一座城市,或者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就能彻底解决这种不如意吗?
很多内心困顿的人将希望寄托于一场逃避式的旅行。要知道,旅行并不是生活,通过旅行逃避现实并不可行,人终归要回到现实生活。
旅行中体验到的,都是异国他乡的一些浮光掠影的印记,是一个个美好的梦境。我们去到一个国家,除了风景和文化风俗,并不能对当地人有深层次的了解,更别提与他们建立亲密深厚的关系了,那终究不属于我们的生活。
所以只有从旅行中抽离回到现实,我们才会发现,生活就是此时此地的当下,不在别处。
著名作家茨威格曾说:“我们旅行,并不仅仅是出于对远方的热忱,更是因为对离开家和抛弃原本自我的向往。”
一次次远行,终究要回到起点,世界并没有因为旅行而发生变化,命运也没有因为旅行而发生扭转,每天太阳照常升起,日子照样一成不变。
也许我们都曾放肆地以为冲破一切束缚就能获得自由,然而世界上没有绝对的自由,还要有责任,还要面对现实。
旅行不是一次出行,也不只是一个假期,而是一个自我发现的过程。
一段有意义的旅行会让我们找到最真实的自我,看清自己在这个世界中的位置,从而改变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慢慢发现内心深处的真实需要。
旅行中,一边要观察外面世界的异彩纷呈,一边还要倾力建造内部世界的坚实大厦,如此,才不算辜负了旅行的真正用意。
正如李遥岑在《梦游木斯塘》中所说,向外寻找终是徒劳,当你的身体追赶上你的心的时刻,才是真正属于你的地方。走出去,还得走回来,回家的路才是旅途。
·怎样开展一段有价值有意义的旅行?·
1. 出发之前,想清楚这趟旅行是为了什么?疗愈创伤,还是发现美?带着问题和目的去旅行;
2. 把高科技产品留在家里,用心和眼睛去感受沿途的一切;
3. 选一个激起更多问题而不是答案的目的地,让自己被感动、被升华,同时留给你一些问题,让你去思考;
4. 依靠自己,自给自足,体验生活的简单和古朴可以将你带去一个你真正热爱的终点;
5. 去一个有魅力的地方,而非欢愉之处,发现旅行事物的外表美之外,那些更本质和更原始的魅力;
6. 上路吧!花点时间,别嫌麻烦,多体验多感受新的世界。
7. 逃出大众规划的旅行路线,另辟蹊径探索未知的惊喜与美妙;
——部分摘自旅行作家保罗﹒泰鲁和笔克﹒艾耶提供给美国国家公共电台的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