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这要从哪里说起呢?
从我家楼后的那条水渠,从姥姥家院子里的那棵柳树,还是从姑妈家的小院……
在所有物种中,好像只有人拥有强大的记忆能力,并能将记忆从脑海中提取出来——这就是回忆。因人的记忆不是将所经历的事情按时间顺连续的排列,回忆变得断断续续。回忆不是以电影、小说等方式完整的呈现,它更像电影的一个片段或者一张图片。
回忆因带有忆者的主观意识而失去客观性,时间、人、事被忆者重新组合。也因此,人被赋予的这项能力虽然伟大,却不能轻信。
即便回忆不够准确,但并不妨碍人们对它的遐想。回忆与梦境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回忆是人对曾经发生过的事情的重新呈现,梦境是人的潜意识虚拟出的场景,它们都不是真实的存在,却反应的都是人主观的意识。
记忆和回忆的概念很可能会被混淆。记忆是人脑对经验过事物的识记、保持、再现或再认,回忆是恢复过去经验的过程,是记忆的第三个环节——再现。回忆是人们对记忆有意识或者无意识的提取,人的回忆充盈着丰富的感情。这样看来,记忆与回忆是相互联系的,记忆的环节实质上包含回忆,记忆在一定意义上决定着回忆。用何种方式记忆直接影响回忆。
文字还没出现时,人用口述的方式将知识、技艺留存,从而渐渐形成部落文化记忆。文字出现后,人将历史及当代伟大的思想全部记录在纸上,便于后人翻阅。现在,我们用视频、影像的方式记录生活,将它们发到朋友圈与大家分享。这些记忆方式,到底哪种更便于人们回忆呢?
就我而言,我倾向于用文字记录。手机、电脑是很方便,只要轻轻点击录制按钮,所有的画面瞬间就能被定格。可是,这种记录方式是完全客观的,它们实质上缺少记录者的情感。记录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对人和事客观的留存,更重要的是寄托于它们的情绪和情感。事件是客观的,任何人都可以记录。但,情绪和情感确是一人一时一地的,过去了终不再复返。如果仅仅是为了保留对事件的记载,那么不需要记录,更无需记忆和回忆,查阅新闻资料就好。文字记录夹杂着记录者的感情,这是视频、影像记录方式不可能完成的。
现在,记录的功能已经发生变化,人们将照片和视频配上简短的文字(或没有文字)第一时间发到朋友圈,分享吃喝玩乐,记录成为社交平台的主要功能。
随着记录功能的转变,回忆本身的诗意和朦胧的美感被抹杀了。视频和图像,它们使提取记忆的过程消失了,人与事、与时间之间的关联不再模糊,所有人的记忆趋于一致,或者说记忆变得清晰准确,回忆也丧失了它最初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