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让你在脑海里想一首你最熟悉的唐诗,你会选哪一首?
(王之涣诗意图)
在我脑海里第一个蹦出的就是这首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当然,我把它排在我能想起来的原因或者是因为它简单易记,或者是因为我小时候就被强迫背诵过,但归根结底恐怕还是因为这是一首好诗。2011年9月由中华书局出版的《唐诗排行榜》中,这首诗排在崔灏的《黄鹤楼》和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以及王之涣本人的另一首诗《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后面名列第四(前面讲的《春江花月夜》排在第38名),足见对于这首诗的记忆,大家是公认的靠前(王之涣留诗不多,又都是绝句,排到前四名里两首,也真算得上是大诗人了)。
(诗意摄影作品)
登高望远,下临黄河,这一首诗的优点在于全诗气势连贯,厚重有力,虚实相生,意境雄浑。诗人以概括之笔书写大自然的雄景奇姿,又由此生发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表达了积极向上的“盛唐”情怀(晚唐诗人是不会写这种雄阔的诗的)。全诗看来只是只是平铺直叙地写出了登楼的过程,但由于最后两句的生发又让其含意深远,耐人探索。
这首诗的作者王之涣(688—742),是盛唐时期的诗人,字季凌,汉族,蓟门人,一说晋阳(今山西太原)人。性格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他常与高适、王昌龄等诗人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王之涣早年由并州(山西太原)迁居至绛州(今山西新绛县),曾任冀州衡水主簿。衡水县令李涤将三女儿许配给他。因被人诬谤(王之涣当时35岁,有家室,李氏女仅18岁,因此为人诟病,其实两人婚后非常恩爱,王之涣在家赋闲15年,李氏安贫乐素,跟他过着清苦的生活。王之涣再入宦场,生活刚有了转机,却染病身亡,使李氏不到40岁而守寡。王之涣死后六年,李氏也因病而死。因王之涣有前妻,两人竟不能合葬。)去官,后复出担任文安县尉,在任内期间去世。
(王之涣铜像)
王之涣“慷慨有大略,倜傥有异才”(靳能《王之涣墓志铭》,下同),其诗"吟出塞,曒兮极关山明月之思,萧兮得易水寒风之声,传乎乐章,布在人口。"但他的作品现存仅有六首绝句,其中三首边塞诗。他的诗以《登鹳雀楼》、《凉州词》为代表作。章太炎认为《凉州词》为“绝句之最”。
鹳雀楼又叫鹳鹊楼,楼旧址在山西蒲州(就是现在的永济县),唐时楼在黄河中高阜处,时有鹳雀栖其上,遂得名。
诗的前两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写的是登楼看到的景色,短短十个字,又极朴素,极浅显,但却高度形象概括了诗人看到的万里河山,每次读到,都如身临其境,如见其景,胸襟为之一开。第一句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的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慢慢西沉,这显然是天空景色,远处的景色,也是西方的景色,第二句写楼下的黄河奔腾不息,滚滚而去流归大海,这是由近到远的景色,又是东方的景色。两句诗合起来,上下、远近、东西,容进十字之内,画面显得辽远、宽阔,诗人当然不可能看到黄河入海,正因此处加入联想,才生发不尽之意。
诗高明的还不止这些,更高明的是后两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显然,要想看到更远的地方,找到更大的视野,办法就是再往楼上走,再上一层楼。看似平铺直叙,其实含意高远,人生不正如此吗,只有不断的向上进取,才有可能高瞻远瞩,登高才能看得远这个朴素的道理,自自然然地讲了出来。也正因为如此,这两句包含朴素哲理的议论,成为了千古传诵的名句,也使得这首诗成为一首千古绝唱。
诗最忌说理,因为一说理,原因是一旦生硬地、枯燥地、抽象地说理,此诗的高明处在于诗人把景物与事情讲的自自然然的,道理与景物融化的天衣无缝,读者并不觉得它在说理,而道理就在其中,这是寓理于诗的典范,是哲理诗的最高级表现。
(诗意美术作品)
这首诗是绝句,但四句中两两对仗,如果不是气势雄阔,真力充沛,语意连贯,很容易显得雕琢,诗人前一联用正名对,正正相对,极工整,极厚重,方显气象阔大,后一联用流水对,对仗不露痕迹,非高手不能为。
宋代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曾说,唐人登鹳雀楼所留名诗,“惟李益、王之涣、畅当(实是畅诸)三篇,能状其景”。李益的那一首是七律,畅诸的诗是一首五律,名字也叫《登鹳雀楼》。原诗:城楼多峻极,列酌恣登攀。迥临飞鸟上,高出世人间。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今年菊花事,并是送君还。其中“围”、“断”都是精彩处,但气象雄浑远不如王之涣的这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