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公众号、视频号有不少都是对目前经济状况相当悲观的内容,自媒体当然有博取眼球的动机,可疫情之后经济低迷也是事实,大厂裁员、大学生就业困难,小微企业破产,二手房降价也没有接盘的等等。确实让大家担心起来,越焦虑就越愿意看这类内容。
还有一些预测这些情况才刚刚开始,后面的环境会更加恶劣云云,但理性告诉大家焦虑无益,还是要积极面对。
九十年代后日本经济经历过消失的三十年,在刺破房地产和股市泡沫后经历长期的一蹶不振,直到这两年才慢慢复苏过来,我试想在这三十年里日本人经历了什么,它是否能够给我们带来一点启发。
梁漱溟的父亲是晚清举人,他在问了“这世界会好吗”之后自尽了。这几个字间夹杂了他对当时的世界充满了无奈与失望。作为光绪年间从乡试中脱颖而出的举人,因为他在世时亲眼见证了大清的灭亡,北伐战争等一些战争战乱后,让他觉得国家经历了那么多的狂风暴雨,对世界产生深深的绝望。
在这样动荡的年代选择这样的方式结束人生的名人不少,普通人应该更多,前者为了自己的念想,后者大多为了生计。我们当然只能尊重他们的选择。
有俗语“好死不如赖活着”的说法,也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名句。前者貌似苟且偷生,后者是鸡汤味满满的古训。雅俗之间有同样的意思,不管怎样都要积极的面对。
前段时间朋友提出一个问题,“现在,还需要梦想吗?”,我回答说梦想当然还是需要的,不管你的梦想是去火星,还是斗地主能够赢,人总要有一些念想 。
我有一位笔友是实业家,他的梦想是完成一百个马拉松,办好企业让一起创业的同仁安居乐业,也期望企业在人工智能方面有所建树,我钦佩他的理想,还涂鸦做小诗一首:
生为蜘蛛须结网,
跑者力践百马梦;
兴办实业为同仁,
创业不忘向儒心。
咱不悲观也不灌鸡汤,只愿身边的朋友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