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刚过完年不久,年味尚未散尽 在这个喜庆的日子里我也格外喜庆。但是,今天我想说一些妈妈辈不喜欢听的话。
01
我想大多数年轻人都经历过被催婚吧,当你去外地上学、工作,过年返乡的时候,回到家遇见各种长辈听见最多的话我想就是对于你的个人的“关心”了吧。
说实话,我大概能理解做父母的催婚行为,其实很多人以为那是为孩子们着想,怕自己的孩子结婚迟了找不到结婚对象。我只能无情地告诉大家,事实并非如此,因为他们更多的是迫于周边街坊邻居的舆论压力,迫于大环境下的父母那一辈人的固有观念,他们其实也是受害者。
街坊邻居七大姑八大姨们凑到一起,总是八卦谁家孩子多大了还没找对象,谁家都结婚那么久了还不要孩子,不会是生不出来吧,这一类的毫无根据的言论。
由此可见,被催婚的孩子们,无非就是处在了这条道德绑架的食物链最低端罢了。他们无力反抗,因为是被父母们的爱所绑架的,一旦反抗则被扣上了不孝的帽子。他们当然会不停斡旋据理力争,只是长期受迫于此种言论的洗脑,精神压力巨大,有些人自己甚至都变得动摇了。
他们从期待美好的邂逅,变成急不可耐的闪婚;他们以为只要结婚就完成任务万事大吉了,殊不知没有爱情的婚姻才是真正的坟墓,是噩梦的开端,是万劫不复的深渊。
02
写到这,我不禁想起网络上前不久流行的一个段子,说的是我们这可悲的一代人:“小时候不许早恋,长大了不允晚婚,婚前不许性行为,婚后不论你幸福与否,就是要先生孩子。”
上面是现今阶段的一些现状,当然这些也被当下的年轻一代所诟病。当下,许多年轻人都是大城市独居生活者,他们对婚姻家庭在自己事业成长起来之前,不报浪漫的幻想,他们认为让自己变得更完美、生活得更充实之后,再去寻找那个愿意和自己共度一生的人,这样才是值得追求的人生目标 。
有时候我会想起自己,想想自己的现阶段的境遇。我会设想:自己还没有稳定充实的收入,以自己现在的状态,能否有能力给别人幸福,是否可以把别人照顾好。如果不能,我想我是暂时不会考虑婚姻,因为当你进入婚姻就意味着你要对别人负百分百的责任。
若你暂时内心真的还不想考虑婚姻,那么与其投身婚姻,沦陷在三姑六婆老娘舅的琐碎里迷失自我,不如抓住自由的时间、用自己的方式、做自己喜欢的事——无论是想追求生活品质,还是希望更大化的自我实现,保持孑然一身,显然是更恰当的选择。
若是要问为什么年轻人反感催婚?
非要回答这个问题的话,我想是因为单身是安稳,结婚才是冒险。
对于一些年轻人来说,时代早已改变,婚姻往往无法提供对未来的保障,反而带来风险。尤其对于已经可以凭自己的力量在大城市立足的年轻人来说,工作、爱好、健康都可以在家庭之外得到社会的保障,所以独自生活既丰富又单纯,让人很难放弃转而投身需要付出和奉献的家庭生活。
如果说为什么父母一辈和我们的思维方式向差甚远,我想对于父母一辈,他们认为,到了适婚年龄人人都该结婚,但这种思维难道不是迫于时代所限吗?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家庭协作是更经济、更合理的社会构成方式,不离不弃的背后是需要相互支撑才能生活下去的现实考量。
总之,上面这些都是对于催婚现象所引出的一些个人观点。当然像我一样,被妈妈要求明年带对象回家的我想也占多数。
不管怎么样,父母的初心都是好的,都是发自内心来为自己的孩子打算。不论我们自己的想法如何,面对父母我们也要心平气和,冷静考虑,在既考虑父母想法的同时也要顾及到自己,为了我们也为了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