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建筑是所谓的印象是借由人的器官(感受器)来接受信息形成感受刺激,并把这些刺激和大脑中原有的记忆组合、联系而成的结果。设计则是以这种组合而成的印象为前提,并且有意识的干预这一组合过程的行为。信息的构筑是有目的、有计划的去干预组合印象生成的过程。明确设计目的,然后用清晰、易懂的方式去表达人一个积极的接受感觉刺激的容器,针对这种容器,寻找出“让人感受到设计目标”的方法。在运用这一方法去传达信息。明确要传达给用户的信息,然后清洗易懂的方式传达。有时可以反向设计,通过空无一物的容器取代信息本身,为用户留出想象的空间,他们所给出的意义填充和容器共同完成信息传达。MUJI给消费者"这样就好"的满足感。
到底设计是什么?如何能更好的设计?也许打开任意一本设计类的书都会这么问自己,然而没有一本书能给出答案。也许本来就没有答案,也许设计中其实并没有设计。因为设计只是一个标签,什么都是设计也什么都不是。其实这本原研哉的经典之作《设计中的设计》也没有给你什么答案,但又或许答案就在开篇的第一句话,“将设计以文字的方式表达出来也是一种设计”。
设计,是一个很神奇的词,无处不在又那么的神秘高深莫测。往往设计会即感性也理性,即创新又那么的传统。但凡摸不透道不明的都可以归结为一种设计感。试问谁又能否定我们这个世界也是被设计出来的。而具体到单个词语“设计”来说,似乎我们一直尝试去具象化,在周围朋友间说到设计大多都多多少少会联想到日本,也许因为离我们很近,也许是他们人口不多,也许......不管怎么说来自于日本的诸多设计作品,个人还是蛮喜欢的。也许这就是感染的力量,环境的感染和作品本身的感染。很喜欢书中的一句话,“在人们还没注意到其存在时,成熟、隐秘、精密、有力的传达已经悄然完成了”。也许这就是设计,感觉不到且有力的设计。
似乎感觉一直在描述一种矛盾的状态。其实本身这个世界就是一个混沌的矛盾体,之所以看上去平衡了,只是你找到一个合理的解释罢了。其实所有的无中生有都是不存在的,因为并没有真正的无,更没有真正的有。就想书里主题部分介绍的那个生活用品展的诸多设计产品的设计思路和理念一样,都是很普通的生活用品罢了,但他打破了原来的平衡,找到了一个新的解释,于是就变成了一个新的艺术品,也许这就是设计。参照书前一部分介绍的设计发展历史,不难看出人类一直在探索者这种设计感,或者说是变革。哪怕是找不到变革的共性特点,也在继续摸索,美其名曰“后现代主义”。只要是不断发现对世界新的解释,设计就会不断的发展下去。也许这就是“如何能更好的设计”的答案。
看完一本书,并不会改变什么,我相信完整版的《设计中的设计》也许只是多介绍了几十个作品而已。也许你还是不知道设计是什么。但曾经有一句话让我印象很深,但凡真理都是说不清楚的。也许在下一本书,或者下一个思考的瞬间,你会知道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