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激荡的时代强音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如同指引前行的灯塔,照亮了我们奋进的道路。指引着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在大局下思考、在大局下行动,汇聚起推进改革的强大正能量,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作为基层干部,我们要学习好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站稳人民阵脚,坚持人民至上,时刻心怀为民之心,深刻铭记“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原则,要以为民服务之“微”,关注群众的“微心愿”,并切实落实群众的“微实事”,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闻民声,聚焦群众“微心愿”。群众日常生活中的“微心愿”,都隐藏在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教育、就业、医疗、养老、居住、环境、出行等具体的“小事”中,这些看似平凡的“小事”,实际上却蕴含着巨大的能量和潜力。倾听民声、集思广益,是我们工作的关键。我们基层干部要深入基层一线,与民众交流,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真正做到民声和民智的有机结合,让群众的声音和智慧真正被采纳和实施,确保我们的工作精准有效,更具温度和接地气。
护民利,落实群众“微实事”。在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方面,无论是重要的事务还是日常的家常事,只要关乎群众利益,就是我们的重要任务。在实现群众的心愿方面,我们要从细微处着眼,从小事做起,以实际行动去解决群众的操心事、忧心事、烦心事;同时,我们应该与群众保持密切联系,不仅主动约访,还要及时回访、随时走访。通过这种方式,将静态的“纸上谈兵”变为动态的“实战演练”,将被动的工作转变为主动的服务。这样,我们的发力点才能紧跟群众的关切点,真正做到为民服务解难题。
舒民心,提升群众“小幸福”。在实现群众的心愿方面,这些心愿可能只是一个小小的改善,比如更便捷的医疗保障、更安全的食品环境等,看似是“细枝末节”的事情,群众却感受最真切,是赢得民心的要事。我们要既要立足当前解决群众的迫切问题,又要着眼长远完善处理民生问题的机制,确保我们的工作能够真正满足群众的需求和期望。多说真话、实话、土话,少讲大话、空话、官话,以真诚的态度和满腔的热情去赢得他们的信任和好评。
天下的大事都是从易到难、从细到粗的过程,党的事业发展也是如此。它并非一蹴而就的壮举,聚焦群众“微心愿”,以实际行动去落实群众“微实事”,只有我们尽心竭力地做好这些事情,从“小事”中成就大事,真正赢得民心,推动党和国家事业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