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高中时刚出国读书,英文也就中国初中的水品,但是我就是倔强的不肯读语言班。因为已经比自己同龄的人晚半年读书了(澳洲是二月开学),再读语言的话岂不是要比同龄人晚两年读大学?这股傲气当时觉得特别帅,但是也为此吃了不少苦。
记得第一天上课,第一节就是生物课。完全不知道老师在说什么,只能照着黑板鬼画符的模仿老师的字抄进笔记里,然后带回家查字典。一个星期后,爸妈回去了,就我一个人留在澳洲。哭过、吼过,但日子还得继续。留学生活是我自己选的,跪着都要走完。
第一个目标就是第一学期不能有不及格。这对当时听老师上课就像听天书一样的我来说简直就是不可思议。于是就拿出中国孩子的勤奋努力,每天读书到半夜,一个字一个字的查字典。第一个月想死,第二个月赖活着,第三个月终于可以看完一页书不用查一次字典了!
当时学校没有设英文第二语言的课程,所以整个高中都是跟着当地学生一样的英语考试标准完成学业的。当时写过社会新闻的评论文,表达过自己对于冷战时经济体系的观点,甚至观看莎士比亚话剧后写过观后感。
那时,生活方面也面临很多困难。去超市都要随身带着文曲星,买个洗头膏都要查半天,生怕买错。后来,听到了一个更惨的故事:长一辈的一位老移民,刚来时因为看不懂英文,要买大米的结果买了糯米。更悲催的是,他还为了省钱买了更便宜的十公斤大包装,然后就吃了几个月噎死人的糯米。听到这个故事后,我豁然觉得就算错买了护发素当洗头膏也不是多惨的事。
仗着三个月英文学习的突飞猛进,和就算买错东西也没什么的心态,我胆子大了很多。不会就问,大不了被拒绝,再找下一个继续问。就这样,半年就适应了国外的生活。
刚来时的我,的确会的单词有限,发音也不好。但是在国外呆久了就发现,当地人语法这些也不考究,基本上常用的也就这几个单词。日常说话不是辩论赛,不用憋出超级高大上的词来说明你很有学问。明白这些后,我的表达也就更自然了,当然也就开始不求上进了。高考时,我的英文是我前所未有的最高水品。上大学后就一路堕落,只写过学术论文和技术报告之类的,严谨但文笔要求不高的文章了。
有过这样的经验,之后再去不熟悉的国家、接触不同背景的人时,我也淡定了许多。在德国住的时候,一句德文都不懂,照样买到了我需要的东西,找到了我想去的地方。还因为语言的障碍,让我尝试到了很多新的东西:德国独有的白色芦笋,猪肠子灌猪肝的名菜,因为坐错车而看到的美丽风景,等等。
自己先不要给自己设限制、施压力。语言这东西就是交流的工具,不是为了展示你有多少语言天赋,而是为了帮助达到交流这一目的。
如果能靠指指就能买到的面包,就不要憋足了劲想办法把它的法国名字说得完美。最后错过美食的,不是你的自尊心,而是你的胃。
参考书目:《跟各国人都聊得来:三个月外语流利术 》[爱尔兰] 本尼·刘易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