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六月末七月初的日子,来到另外一个工作的地方,那里满山的百合花也开了。忽然想起之前工作的地方,一位村里老人与百合的故事。
他是一位村干部,在村任职40多年,一直坚持自己的原则,忠诚于农村事业发展,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干一行、爱一行,一心扑在村子发展上,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得到了全村乃至全乡群众的称赞。
这是一个有着美好愿望、寓意着期盼、灵动俊俏名字的村庄,曾先后获得过很多的奖状,在 村委会那一面墙上挂满了用辛苦汗水带来的金灿灿的证明...
t他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三十几岁前是老实本分的农民。也热爱这片土地,后来被选为村干部的他也同样热爱这份事业。他将自己最美的青春奉献在这片土地上,用自己的勤劳和汗水,让原本荒凉的山区变得美丽富饶,让群众增收致富。
每当说起村子的发展变化,村民脸上都露出开心的笑容,目睹村子发展历程的老人更是滔滔不绝的讲起之前种种情形,悠悠的诉说像在吟唱一支古老的歌谣...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他40多年的努力。
他自70年代担任村干部,当时的村子主要种植小麦、青稞、豌豆等农作物,经济效益低下,群众生活水平并不高,他在自己工作过程中不断探索实践,终于在1995年他发现了一条可以让群众致富增收的新路子——推广种植柴胡,可是他遇上了难题就是如何更好地推广种植?
作为一名村干部,他带头率先在自家3亩农田里种植柴胡,买籽种、学习栽培技术,并试验成功。周边群众看到了效益,纷纷种植,2000年在村上建起了50亩的药材种植试验示范基地,引导群众扩大面积,全村总种植面积达500亩以上。而他并不满足这些,因为群众的生活依旧困难。
他知道限制这个村发展的最大因素是用水。他因地制宜,提出了租赁土地、挖水窖,围绕耕地做文章。10多年前,他已经号召将土地流转后再方吸引客商来村租种。为了把将租土地的文章做大,他组织首先统一了地价,防止因个别农民漫天要价赶走客户,即倒包土地自己种植的每亩不超过300元。
为保护投资者的利益,村上又制定了百合基地管理办法,改善投资环境。通过优惠条件和优质服务,一大批外地客商来村租地种植百合、药材等,农户持续增收。
针对干旱少雨群众人畜饮水难的问题, 他积极与上级有关部门联系,争取资金,修建庭院集雨水窖600多眼,户均达2眼以上,从根本上解决了人们缺水的问题。
心系群众的他,又怎能就此止步呢? 近年来,他依旧活跃在工作岗位上,促进了全村各项等重要工作任务的落实,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丰富群众农闲文化生活,在促进村子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临近村经济发展。
如果你此前来过这个村,一定会被她现在面貌所震撼,之前穷困的山区村,道路泥泞,满眼苍凉,而现在当你走在村内硬化的村道上,在清晨站在村子最高处,村里的美景尽收眼底:一条条硬化道路,一座座崭新的房屋,一个个新建的蓄水池... ... 在村道间行走,听到朗朗书声,看到文化健身广场上群众锻炼的场景... ...
最吸引人的还是那满山黄土地里耀眼的红色,那是遍地百合花盛开的景象,也是他多年无私奉献的写照,她是那么的鲜红、热烈,迎着朝阳尽情地开放着,似乎在诉说着村庄的变化,诉说着为这片土地操劳了40多年的干部敬业奉献的故事,你听到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