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初五,走了几天亲戚,终于有时间去电影院,陪孩子们一起去看《哪吒闹海》。
这一部在《魔童降世》的基础上又有超越,人物形象鲜明,故事安排有反转,令荧幕前的观众一阵惊叹。
五年前的《魔童降世》让我看到了“我命由我不由天”,父母之爱换来了一个魔童的转变,他愿意为了父母去改变,也用自己的努力去承担责任。
而《哪吒闹海》承接上一个故事,两人为了对抗命运的不公而肉身毁灭,太乙真人用莲花护住了他们的原神,陈塘关的百姓一起动手,为两人的肉身:摘藕,拨藕,烧火,熬藕汤,最终用众人力量做成了两人的肉身,百姓们喜爱哪吒和敖丙,这也就注定了哪吒要为陈塘关而战,这里是家,这里是父母要守护的地方,也是哪吒要守护的地方。
作为父母,我从这部影片里看到了父母对孩子的接纳,还记得第一部里,父母想尽办法想要改变哪吒,而哪吒也一再的被误解,以至于误打误撞和敖丙成为了好朋友。而哪吒闹海了,敖丙为了化解矛盾,舍命救了哪吒,所以哪吒要救活敖丙,一个魔童,一个灵珠,也是父母眼中的孩子的两面,无论你的孩子是哪一个,他首先是他自己,这才是最重要的。
在《哪吒脑海》里,哪吒的父母站在哪吒这里,他们守护着自己的孩子,也接纳了这个儿子。母亲在在化为丹药前,那段真情告白,让哪吒知道了,父母对自己的爱—无条件的接纳,也给了他最终战胜的勇气和力量。
同时东海龙王敖光也从这件事情里面,看清了自己的选择,自己的安排,并不是儿子想要的,孩子是要自己去闯的,父母不可以代替孩子去决定,任何的决定以尊重为前提。所以作为父母我们不能打着“这都是为你好”,去剥夺孩子的选择权。
站在哪吒的角度,看到的是哪吒自己的选择,特别是那段为了救敖丙,让敖丙的原神注入自己体内,那时的哪吒是一个分裂的个体,他的变化,他的所作所为,是一个矛盾的集合体,魔童的玩世不恭,放荡不羁,灵珠的规矩保守,按部就班,哪吒在考核期间挣扎求存,最终还是那个本我(魔童)获得了胜利,所以说也是选择的结果,他选择做自己。
最后要说的是所谓的仙和妖,仙族为了自己的统治不惜屠城,如此的残忍的行为,可谓不择手段,真的是一念成魔,一念成佛。任何人,都不可以以牺牲他人为代价来换取自己的利益 ,《孟子》中说: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知其可为而为之,知其不可为而不为,是谓君子之为与不为之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