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 第二卷 周纪二
【原文】
卫鞅言于秦孝公曰:“秦之与魏,譬若人之有腹心之疾,非魏并秦,秦即并魏。何者?魏居岭厄之西,都安邑,与秦界河,而独擅山东之利。利则西侵秦,病则东收地。今以君之贤圣,国赖以盛;而魏往年大破于齐,诸侯畔之,可因此时伐魏。魏不支秦,必东徙。然后秦据河山之固,东乡以制诸侯,此帝王之业也。”公从之,使卫鞅将兵伐魏。魏使公子卬将而御之。
【译文】
商鞅对秦孝公说:“秦、魏两国之间的关系,就好像人有心腹之患,不是魏国侵吞秦国,就是秦国攻占魏国,原因是什么呢?魏国处在险恶的山岭西侧,在安邑城建都,和秦国以黄河为界线,独自占有崤山以东的利势,国力强盛时就向西侵犯秦国,国势衰微时就向东收缩保土。如今秦国凭着君王的圣明,国家逐渐强盛起来;而魏国由于去年被齐国击败,各个诸侯国都背叛了和它之间的约定,可以趁这个机会攻取魏国。魏国抵抗不了,肯定向东迁徙,这样秦国就以险要的黄河、崤山作为天然屏障,向东挟制各诸侯国,从而建立起称帝尊王的宏大功业啊!”秦孝公采纳了他的提议,派商鞅率军进攻魏国。
【材料解析】
秦国经过商鞅近20年的变法,综合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其中迁都就是最好的证明,原先秦国国度在栎阳那个小地方,后来迁都到咸阳。咸阳幅员辽阔,扼渭水之渡,地势平坦,北有九峻山,易守难攻,不仅具有极高的军事价值,而且周边物产丰富,还可以容纳更多的人口。此外军事改革尤为明显,如数次对外的侵略战争都获得了胜利。
国计民生和秦军素养有了坚实的基础,接下来,商鞅和秦孝公要为秦国的发展作战略性布局,更明确一点就是如何更好地对外扩张,谁是我们开拓海内外市场最大的绊脚石?商鞅为孝公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第一、国家领土威胁层面
秦国和魏国之间领土接壤,而且秦魏两国为了一个战略性军事基地河西走廊,从秦穆公开始就经常在这里爆发战争。从地理位置来看,咸阳、栎阳、安邑一条线似的平原地区,魏国若突然对秦国发动攻击,某个重要城市攻破的话,魏军可以对秦国长驱直入,秦国这边根本无险可守,反观魏国有黄河天险,可以抵御秦军的进攻。所以,为了秦国的国土安全,魏国河西走廊这块土地,必须攻下才能解除心腹之患。
第二、市场开拓规划层面
魏国虽处四战之地,西有秦国,强大时,既可以进攻偷袭秦国,又可以向东南北方向发展。疲弱之时,西可以有黄河天险阻挡秦军,南北有韩宋等小国抵御。而秦国要想扩张,只能向东突围,魏国阻挡在秦国东进的路上,两国之间迟早会干几场大仗。所以魏国是秦国潜在的天然的绊脚石,想要拓展海外市场,必须先对其开刀。
第三、国家实力比较层面
三家分晋后,魏文候礼贤下士,任用西门豹、子夏、翟璜、魏成等经国之才,魏国富国强兵,一跃成为中原的霸主。然而魏国的高光时刻不长久,自从魏文候去世后,在魏武侯和魏惠王这两位父子的折腾下,魏国实力逐渐衰弱。其中魏国数次对外发动战争,尤其是经历了马陵之战和桂陵之战,国力大损失,精锐的魏武卒更是损失殆尽。反观秦国,原先是西北弱小的小国,后来在商鞅这位总设计师的规划下,低调发展,一跃成为实力最强的诸侯国。商鞅看到了魏国的衰弱,所以才劝解秦孝公趁机进攻魏国,否则等魏国又发展起来了,就不好对付。
第四、国家长远利益层面
从地图可以看出,如果把魏国作为进攻的方向,河西走廊打下来后,能够占领大量的平原地区。在农耕社会中,平原地区有利于农作物的耕作,能够更好地为提高生产力做前期的准备,同时进一步促进秦国国力的强大。另外,尽早夺得河西走廊,让魏国失去经济依靠也是一种另类打击,削弱竞争对手的经济来源就是增强自己的实力。这是从国家整体的战略布局来考虑,如果只是想守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那就另当别论了,就好比三国时期刘表一样,天下大乱,更多有远见的人要么广积粮,要么筑高墙,缓称王,只有他什么打算都没有。
【启发】
司马光在撰写《资治通鉴》时,并不是什么案例素材都往里面放的,他选取的标准是能够关乎国家兴衰、百姓生活喜乐和忧虑的案例。
上述材料,我认为他是在向我们传递一个信息: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要想谋求发展,就要尽早理清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如果是敌人,无论现在关系多么好,只要在利益上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就要尽早做打算除掉对方,长痛不如短痛。
在成年人的世界里,先有利益得失,再有对错之分,世上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只要你有碍我的发展,阻挡我的道路,我想办法除掉你,至于什么时候跟你翻脸,看时机。
世间万事万物都处于动态变化中,有时候我们做事情,看待问题更多使用一种静态的眼光看问题,从而忽略了将来的变化。
秦魏两国都是从弱小变大的,前者有忧患意识,有大的格局,懂得做战略规划,懂得如何尽早分清谁是我们潜在的最大的敌人,懂得如何着手准备;而后者分不清主次,仅凭父辈留下的老本到处挥霍,这个关系不好,干起来了,那个不顺眼打一仗,最后把周围所有邻居都得罪,当真正需要帮忙的时候,没有人帮忙。更要命的是忽略了最危险的敌人就在自己的背后秦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