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子正在盘山公路上行驶。周围是群山环绕,层峦叠嶂。
我们又在路途中。
1
这次是去北京及周边一带。
爷爷奶奶已来过不止一次,但为了在假期里陪着孩子们多走多看,两位长辈又毅然背起行李再次“打卡”。
赴京时我们选择的是火车卧铺,一路直达。
距上次坐卧铺已是二十年前,我几乎已经忘记了卧铺的模样。
和孩子们一起兴奋地拉着行李箱随着客流队伍迈进了火车走廊,不禁愣了几秒:
四人一间铺位,床铺之间的距离仅半米宽,洗手池和卫生间都是公用的,每节车厢各有一间。——原来这就是“包厢”啊,比想象中的可狭小简单多了!
聊胜于无,失落只是暂时。
姐姐小沁很快适应了这儿的环境,开始在双层铺位爬上爬下,很快掌握了技巧,灵活稳当得像只小猴子。
五人四张床铺,所以妹妹和我睡在一起。
期待着即将开始的旅程,侧身让出足够的空间,搂着她温暖的小身体,枕着轨道匡仓的撞击声………一整夜的颠簸中,我似睡非睡。
天刚亮,已听到隔壁乘客走动的声音,偶尔伴着走廊里其他孩子的大叫。
早早勤快起床吧,尽早简单洗漱,正好也避开公共洗手池和卫生间的排队。
昨晚因无法放进至下而不得不挡立在两床中间的行李箱终于暂时可以拉到了包厢外的走廊里了,因为需要拿出新一天大家的衣服。但不时有人从窄窄的通道经过,于是一次又一次起身避让。
2
收拾好,又是神清气爽的一天。
——北京,我们来了!
天安门和广场周边是必去地点,故宫博物院当然也不容错过。
但下午两点正是疲劳时点,大人们坚持着,而小妹妹坐在轻便小推车里开始打盹,后来几乎歪身摔倒。
大家坐在古色古香的大门边休息片刻讨论方案:我和姐姐一批先行,他们三人随后跟进。
和小沁的行走顿时轻快了许多。她既是同伴,一路同步往前听着讲解,又是随行摄影师,为妈妈拍摄了模板奇特的照片,留下了各种风格混搭的记录。
晚上入住一家硬件华丽、风格特色的城区酒店。
睡前,我搂着挤在一起的妹妹,问:“火车卧铺和酒店房间,哪个更好啊?”
她毫不犹豫地答:“当然是酒店房间好啊!”
——原来她都懂,当时却没有任何怨言。
片刻,这位四岁的宝宝又童音清澈地补充道:
“但卧铺火车上已经很好啦!因为它对于普通火车而言已经有床铺了。你想,地铁都只有座位呢!”
3
次日驱车去别人推荐过的大草原。
没想到刚走三分之一就遇到大堵车,原本4小时可到达的路程生生翻倍到长达9小时。
吃东西不便,用洗手间不便,中午简单农家路边饭店。
车上,孩子们又一左一右靠着我的肩歪倒睡着,做着颠簸的梦。
临时改变计划,不住承德,而在草原。
茫茫草原的景色自是极美,但全程没有标识,几十公里都只有公路绵延向前,透着北部的粗犷和未开化的乡土随意。连导航都思路错乱,发现同一主题的不同文字居然有完全不同的结果。
朋友选择了其中一个看起来正常的路线指引,结果导航带着我们七拐八拐,居然绕进了乡村里的泥土路。周围的砖土房全部简陋粗糙得不可思议,却都赫然写着“度假村、酒店”的字样,也霸气得让人莫名其妙哭笑不得。
这时回想起刚才路过的仅有的某个指示牌“4A景区”的好,调转车头,在十公里后终于到达。
据说草原的温差很大。
果不其然,这天中午的气温高达30度,而晚上最低气温才10度。
太阳一落山,就感到温度明显下降,冷风嗖嗖,身边路过的游客有的竟已很有经验地罩上了棉衣。
为孩子们将单衣套了左一层右一层,我们一路抱着肩,小跑拐进就近的餐厅。
全天赶路,还没来得及在夕阳下好好凹造型拍照,匆忙记录的那几张照片里也少了炯炯有神的美感,对爱美的本人来说可真有小小的失落。
好在餐厅的菜肴没让我们失望——孩子们围坐着香喷喷的大羊排、原汁原味的拌野菜和酱油豆腐,饕餮不停,没有抱怨,只有满足的小确幸。
入住的是草原便捷酒店,每间逾1000元的房费搭配的是斑驳得快破碎掉落的天花板,孩子们却开心地平躺在床上,平静快速地略过这些,幸福又满足。
——因为与前一所酒店里仅空的那间超过2000元却还飘着霉味的所谓套房相比,这里简约而温馨。况且,宽窄两张床推合在一起变成超级VIP大床,两个娃都和妈妈挤在一起,窃喜傻笑个不停。
一秒后,姐姐跌进梦里。
我在黑暗中隐约瞅见妹妹静静地眨巴着眼睛,还期待着她尽快入睡,好坐直身子查查新闻和天气,没曾想再清醒时已是第二天清晨。
妈妈一如既往早早起床,对镜梳妆。抹上粉吧,又是个好气色。
酒店的隔音效果很不好,一早走廊里就有人群结伴来往,北方特有的大嗓门伴着行李箱在地面拖动的颠簸滚滚,都没吵醒床上两只酣睡的小猪。
我的那条藏蓝色牛仔背带裤昨天被姐姐痴痴期待,于是妈妈今天转让,换上另一条浅色牛仔。
想到原本设想的草原白上衣蓝背带的美好景象(当然,可能只是想象)无法记录,顿觉母爱天性的伟大,写满了对自己的称赞批注。
4
次日去探访草原的“七彩森林”,那木栈道五公里的行进,必须得给孩子们竖起大拇指。
一路的景色美不胜收,有秀美的白桦林,有刚劲的雪松落,还有不远处蓝天白云和群山起伏勾勒的完美背景,所有人也成了画中人。
一起游玩的共有三个孩子,四岁,九岁,十岁。
刚走一公里不到孩子就开始觉得累。
这样不行啊,得有方法!
我对孩子们设定前方的目标,每个阶段性目标达成,就可以有阶段性庆祝:
可以是物质奖励比如一粒小点心,也可以是精神奖励比如一句大大夸奖。(当然,也可以是为妈妈多拍些照,哈哈)
队伍如果无意识地落后,只会整体速度减慢。于是我自己努力快速走到队伍最前头,让孩子们你追我赶,不知不觉中,走完了全程!
同行的朋友感叹:你家的两个孩子都很讲道理呢。
——应该是吧!
车上,姐姐不止一次为入睡的妹妹支撑和盖衣,为入睡昏沉靠坐不稳的妈妈戴颈枕,观光途中为妹妹推小车………
虽然去过某个服务区最简陋的仅存外围墙的厕所,吃过山里农家最简单的一餐,曾因为不敢骑上高高的马背而害怕得几乎大哭,也因为行程变化临时入住而匆忙下榻的陈旧酒店里浴缸底色早已斑驳。
但细细欣赏过天安门前的壮丽景色,走过故宫的砖石,亲历过大草原的奇特晨昏,倾听过千年的历史,摸过山庄的古树,踏过森林的绵延栈道………
——懂得感恩,能够忍耐。
这样的适应能力和善解人意,永远比大人们想象得还好得多。
所以,在外出的颠簸中,更有价值的是那些无形的、却也抹不去的丰硕收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