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认知觉醒》第一、二章要点及感悟
人的认知水平有高有低,只有通过学习,才能唤醒认知意识,提高认知水平。要想真正学到知识,就要走出舒适区,突破自己。
做事不能“避难趋易”,不能遇到困难就退缩,要走出舒适区,但也不能走得太远,在舒适区的边缘扩展自己的能力最稳妥,也最容易坚持。
做事不能“急于求成”,一口吃不出胖子,要有耐心,好比竹子,虽然前四年只长出3厘米,五年后每天就能长30厘米,只有先扎好根,才能快速成长,才能厚积薄发。
学习的过程中会产生焦虑,要找到焦虑的根源,战胜焦虑。我们之所以焦虑有五个原因:
1、把日程安排的太满,所以才有无法完成的焦虑:只有克制欲望,不要同时做很多事;
2、由于定位错误,无法达成目标而产生焦虑:要面对现实,认清自己的真实能力水平;
3、面对多元性,不知道如何选择而焦虑:做到要事优先,只做最重要的事来消除焦虑;
4、面对不想做却必须花大量时间去做的事,而产生的环境焦虑:接受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
5、遇到很难懂的问题,而产生的难度焦虑:直面核心,努力去突破难题。
要提高认知水平,除了对我们自身有正确的认识,还要充分利用人类具有“潜意识”这个优势,开发“元认知”,消除各种模糊状态,比如学习上的认知模糊、情绪上的认知模糊等,这些知识在后边的章节会有详细介绍。
真正的认知觉醒不应该是“常立志”,而要“立长志”,不能好高骛远,找到一件有意义的事,坚持做下去,才会有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