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首发
刚才我送过孩子,去超市买菜,女儿最近感染“时令" ,又学习紧张,胃口十分不好,临走前特意交待了,晚上烧条鱼,解解馋。
其实在像我们这样的农村城镇,一条鲤鱼3斤多,这才三十几块。
晚上红烧一顿,明晚再放点白菜粉条,能吃两天,就算天天吃也算不上奢侈的。
可今天就算我倒霉,碰上了去超市兼职的李姨。
要说这李姨,人都快七十岁了,整日还描眉画眼的, “捯饬”的像个老妖精一样。
李姨正在帮老板娘摆货,直起腰,一对三角眼, 瞧了瞧我手里的鱼。
“呦!现在这些个小妮,要我说就不像个话,自己汉子不在家,外出赚钱,她肩不能扛,手不能提也就算了,动不动还要领着自家娃娃大鱼大肉,也不害臊,全是爹妈惯的……也不知那些个爷们,要你们干啥!"
我这个爆脾气,一条3斤2两的大鲤鱼,嘣儿嘣儿直蹦,就差那0.3厘米,就摔的她48码的大脸上。
“你个老妖婆,一大早上找不痛快, 活拧了是吧!怨不得社区那么大,一年到头也出不了几个寡妇,偏你死男人呢!敢情你男人学的乖滑,一见要跟你过一辈子,大事不好,先跑了吧!"
由于我16岁就到了社会上,受教育程度不高,嘴就显得特别脏,所以后面的语言序幕,就不在此赘述了,以免不过审……
总之,后来超市老板是熟人,纯靠着情面,拉开了我俩。
她不但鱼没要我钱,又随手拿了两包香肠, 几瓶我常喝的饮料送给我,出门时,又塞我四连南孚电池,这才安抚好我“暴走”的情绪。
我喘着粗气,临了也不明白。
我说:"姜姨,咱们镇上女人这么多,闲在家里的有都是,我就不明白了,你店里,为什么非要雇这么个丧门星,败坏生意!"
姜姨见我没刚才那么气了,这才长叹一声。
“其实你李姨,也十分不容易……"
原来这李姨,态度总显得高人一等,整天教育这个教育那个,也是有迹可查的。
这位,她从前是小镇上的中学老师!
在那个年代,农村女娃能混个文凭,成为正式编制的教师,也算“鸡窝里飞出的金凤凰”。
更何况当年尚年轻的李姨不但争气,而且人也是这十里八乡的“一支花”。
李姨成年后,经过组织分配,又嫁给了市里的一个派出所所长,生下一儿一女,都是高阶知识第子,这一 辈子,也算功德圆满了。
只是后来,错就错在李姨的老公照她先死了,心梗。
人刚发现时,就“躺了板板”,直挺挺,都不具备抢救的价值……
等李姨的老公火化,李姨领过他最后一笔退休金,手里攥着三四十万后,不到三天,李姨便被女儿以“散心”为名义,拽去旅行了。
要说这旅行,农村出身的李姨节俭了一辈子,自然不舍得的。
可眼前老伴没了,她心里难受,若能随女儿走走,散散心,大概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更何况女儿还答应带她去看大海,那可曾经是她小半辈子的梦想啊……
只是令李姨万万没有想到,那可是自己的亲生女儿,虚头巴脑半天,也只是想随便找个借口,从她于里“套钱”。
在她们行至高速上的一个收费站里,女儿突然就说外孙出了事,要用钱,今天李姨要是敢不给,她就即刻冲出马路,让过往的车辆,把自己压个粉粉碎,好去找自己的亲爹诉诉苦……
总之,后来女儿得逞之后,还卑鄙地把老太太一个人扔在了高速收费站里。
三天后,李姨饥肠辘辘,还是最后人民警察用警车把人拉回来的!
李姨回家之后就大病一场,她就不懂了,老伴在时怎么没人敢欺负她,难道儿女们也觉得,自己应该跟老伴“走”?
李姨的儿媳倒还有些良心,见婆婆病了,便“撺掇”丈夫把人接到家里来。
可李姨,又偏看不上自己这只有初中文凭的儿媳妇。
她长得丑也就算了,又常年多病, 没有林黛玉的万种风流,还非要做出那捧心皱眉的模样。
儿媳妇都过门小二十年了,使尽浑身解术,也只不过才给儿子添了个没有用处的黄毛丫头!
平日里,李姨的儿媳妇是看电视遭李姨嫌弃;睡觉遭李姨嫌弃! 就连日常在家里洗衣服做饭,李姨也是“掐半拉眼球子都瞧不上她”……
这天,李姨拎着自己的一件小马甲,气冲冲地又向儿媳妇儿火。
“我说你是农村来的柴火姐就是柴火妞,我都说过多少遍了,我的衣裳不能和你们的一起扔在洗衣机里搅,得手洗,谁知道你有没有从农村带回来什么脏病!”
大约也是李姨昏了头,她不是也从农村里出来的吗!
儿媳妇孝顺,那是因为她善良,绝非懦弱。
儿媳妇猛的一盆洗衣粉水,从头到脚,把老太太浇了个透彻,香气喷喷,还是柠檬味的。
"我说老妖婆,今天告诉你儿子,有你没我,我要离婚!"
李姨一身狼狈,猛冲到楼下的小广场上。
“我不活啦!杀千刀的,这什么儿媳妇呀?她要杀人了……”
此时,还在屋里看电视的儿子,瞬间暴怒而起,冲到自己媳妇面前,抬手就要打,却很快被自己媳妇手机的一段小视频劝退了。
视频里,李姨掐着腰,一脸尖酸刻薄地正用食指戳自己老婆的脑门。
“我说洗涤精,洗滴精,每次就只能放一滴,你的耳朵里塞驴毛了吗?”
儿媳妇心平气和;“妈,那洗不干净!"
李姨:"洗不干净你是干什么吃的!你们农村人懒惰,就会找借口,反正我儿子去上班了,你在家也是闲着,一个碗洗上十遍八遍,我就不相信了,还能洗不干净!"
相同的事,甚至比这还恶心的事,自从李姨来家里这短短的二十多天,他媳妇所经历的,早就不是百八十遍了。
等眼泪哭干了,委屈受尽了,他媳妇也早就后悔了!
从前儿媳妇只觉得李姨死了老伴,又被女儿欺骗,太过可怜。
可今天,她也是才明白,有些人的苦难,也是她应得的。
媳妇:“可她却不是我妈!还有,我们离婚吧……”
自从李姨轰走了大儿媳妇,便被儿子惩罚,又孤身扔在这个农村小镇上。
可李姨也不见伤心,似乎整个人想开了一样,不但在昔日老邻居姜姨的帮助下,有了份工作当寄托,也分外变得热心了起来,天天关心旁的年轻人生活。
就比如两个多月后,腊月二十九,我见到李姨正与1号楼的一个大妈撕扯。
原因是大妈有个闺女,上大学,放寒假,现如今在家过年。
现在的大学生,那可还都是半大的孩子,再加家庭环境好, 又恰逢佳节,自然奢侈几分。
大妈家里,整天除了鱼就是肉,每天汉堡,披萨,炸鸡的外卖,也送个不停。
我们虽然是个农村小镇,可开车到市里也就20分钟,现在交通也方便,众位商户就算大过年,也并不休假,反而花样百出。
那女孩隔三岔五就大包小包,母女俩打扮的像姊妹一样。
这一来,李姨就像受了刺激。
凭什么,人家的女儿连吃零食都有她妈一份,可自己的儿女,就连过节也对自己不闻不问!
激愤之下,这大过年的,李姨就说了许多难听的活。
就比如;“什么人家姑娘啃老呀,养个赔钱货都不如养猫养狗来的自在……还要把人家好好的大学生介绍给镇上“三婚失利”, 的老光棍,说身为一个女儿家,只有生娃成婚,才能实现人生自我价值……
李姨的人生价值观,以我的智商,是完全参悟不了!
可我却知道,那天大妈下手比我狠,打得李姨趴在雪地里半天,想爬也爬不起来……
第二天大年初一,万家灯火。
众人皆祈盼来年土地丰收,一家和乐,祖国安康!
我跟李姨是对面楼,瞧的最清,她整个初一到初五都没“点灯”。
“点灯"是我们这里的习俗,每逢过大年,屋里夜晚都要点灯,彻夜不熄,以祈求来年的光明灿烂。
"破五",又吃饺子。
我们一家三口,访亲拜朋友归来。
我猛然发觉,小区里多了几辆警车。
这大过年的,可别是有小偷趁着谁家没人,闯了“空门”。
等我挤到跟前,透过人群,却没有想见到的竟是熟人姜姨,站在对面楼洞门前抽噎。
我:“姜姨,这是怎么啦!"
姜姨抹了抹眼泪,哽咽道。
“是你李姨没了,脑梗,挺突然的……还是今个我包了点饺子,想着给她送来,这才发现人都硬了,屎尿全拉在床上,也不知道她究竟没了几天……"
后来,我也时常失神地望着对面,心情复杂。
我与李姨的关系可称谓“恶劣”,可我究竟也是个善良之人,又着实替她惋惜过。
假如她的儿女能再精心一点,过年时,也来瞧瞧他们的妈妈呢?
那李姨的今日之憾,又是否有转圜的余地……
不过现在我对面那屋也早被卖掉了,听说钱归了李姨的大儿子,兄妹为此还在小区打过架,经动过“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