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门东是老城南居民生活风貌保留得较完整的地区,那里延续了传统街巷的肌理,承载着老南京的亲切记忆,一向是“最南京”的缩影。
去老门东游玩的人很多,可如果你不稍加留意,也许就会错过隐藏在深巷中的一个小巧而精致的园子——芥子园。
芥子园很小,占地不足三亩,它远离人潮,偏居门东一隅,因小如芥子却能“容纳须弥”而得名。
芥子虽小,却能容纳巨大的须弥山。这里面到底有着怎样一番意境?暮春时节的一个午后,乘那里的蔷薇开得正旺,我步入园内一探究竟。
芥子园是近几年修缮后对外开放的,它的有名是因为它的主人李渔,以及以它命名的一本画谱 ——《芥子园画谱》。
李渔,字笠翁,是明末清初文学家、戏剧家,被誉为近现代最懂生活艺术的人,他品琴、赏花、选美、化妆、烹饪、听歌演戏无所不能,甚至在传统养生之道上都很有一套。
清康熙元年(1662年),52岁的李渔举家从杭州迁居南京,一住就是近20年。他在这里精心设计打造了尽显自己休闲审美情趣的私宅——芥子园。
芥子园虽不及三亩,但经李渔苦心经营,达到"壶中天地"的意境。李渔一生没有做官,也没有固定职业和收入,生活来源主要是靠别人的馈赠和宴请,以及为别人题联写诗的酬劳。
但建了芥子园以后,情形发生了变化。在芥子园,李渔组了个家庭戏班四处演出,又开了书铺印卖图书。芥子园里的生活,可以说是李渔一生最惬意的时光,他在这里完成了《无声戏》、《一家言》、《闲情偶寄》等著作,度过了一生中最辉煌的时期。
芥子园很小,但设计的很精,以一潭不大的池水为中心,堆石造山,临水戏台,亭台榭廊一应俱全。
据说当时为了建芥子园,李渔四处筹集资金。
《与龚芝麓大宗伯》书云:"渔终年托钵,所遇皆穷,唯西秦一游,差强人意……"西秦(指关中陕西一带秦之旧地)之游没有白去,李渔终于筹集到建园资金。
"不足营三窟,惟堪置一丘"。芥子园之名正来源于此。李渔说:"地只一丘,故名'芥子',状其微也。往来诸公,见其稍具丘壑,谓取'芥子纳须弥'之义。"
好,大致了解了芥子园的情形后,就让我们边游园边赏景吧!
(待续)
(文字/摄影 风之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