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的课程知识点很零碎,而思维导图正是把这些零碎知识整合的很好工具。上一周的复习课,我虽然也采用了思维导图归纳知识点的方法,但是是由教师来归纳,学生具体掌握了多少要打个问号。复习课不应该局限于回忆知识、做题,更重要的是能力和素养的训练,当学生真正理解了知识背后的原理,即使题目不断变化,也能得心应手。
于是,在课前我让学生提前画好了本单元知识点的思维导图,在课堂上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分享对照,并让学生用红笔对自己的思维导图进行修正、补充。这个环节,我给学生限时3分钟,但是在活动过程中,时间似乎还不够用,多数学生用红笔补充的内容比较少。我想,可能这和学生刚开始尝试小组讨论、红笔补充有关,他们还不够熟练,等明确任务到投入进去学习,再生成红笔补充,时间太紧迫,因此在下午的分享讨论环节,我将时间调整为5分钟,很明显学生的学习更加充分。规则的制定实施需要一段时间的刻意练习,才能养成较好的学习习惯,在习惯养成初期,可以慢一些,多给一些时间,等到学生真正掌握了后续效率将得到极大提高。
第二个环节是抽选小组汇报,这个环节我给定的规则是学生大声汇报,组员补充,其他同学倾听并用红笔完善思维导图,待抽中小组汇报完毕再举手补充。通过学生的补充,让本课的知识点不断完善,突破重点。在分享中,我将小组中两位成员的导图放在一起,让学生评判哪一份思维导图更清晰,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发现分层次梳理归纳的优势,今后下意识地分层次去梳理知识点,深入思考知识点间的主从关系。我会引导学生去发现导图中“用两条线画出重点”,“配上图例”等亮点,取长补短,让学生不断提升画思维导图的能力。
第三个环节是练习巩固。吸取上一次课的教训,本课在练习选择上我避免了记忆类的题目,选用情境题和学科融合题目。同时为了提升学生阅读素养,在答题前我先在黑板上出示规则,再不断用口头语言提示学生圈出题目中的关键信息,独立思考后再做答。有趣的是,声音的产生的配套习题中,正确和错误的选择人数各占一半,究其原因,原来是部分学生没有认真阅读题目。为了充分的尊重学生思考,我并不急于说出正确答案,而是先抽选错误的学生说明理由,再请正确的学生说明理由,在两方都说完理由之后,进行二次作答,数据显示大多数同学都已经理解了本题。这个活动也让我明白了,传输给学生知识不如引导学生自己去“悟”,只有自己悟到了,才算真正学会知识的应用。当学生生成引发认知冲突时,教师不要急于介入,辨清对错,而要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理由,暴露认识误区,再通过同伴的阐述自己悟出道理,达成一致。
另一道习题是和语文学科的跨学科融合题目:
第一次作答79%的学生选择了正确选项A,此时可以选择带过或者不讲。但是考虑到B和C还有10个学生选择,想帮助他们解决认知误区,于是我从C开始抽人,再选B,最终选A,结果在说理环节大家爆发了激烈的争论和认知冲突,有的学生原本选A,后来想改选C。对于这种情况,我并没有组织学生的发言,而且让他们继续说理,并引导他们关注题目中的关键词,后来有学生开始分析诗句的意境,并找到了其中之一的关键词“寒山寺”,我再从声音的产生方到声音的接收方,让学生明白不仅要考虑声音传播的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传声),也要关注产生方和接收方的具体方位。这个环节,听了黄老师的建议,我明白了可以加上图示,帮助学生理解方位,走出认知误区。
教师在课堂中扮演的角色是:组织者、引导者、激励者、知识传授者。为了帮助学生素养提升,教师要学会将舞台留给学生。当学生暴露出认知误区时,教师不要急于介入,告知答案,要鼓励他们把错误说出来,再通过同伴间说理让他悟出道理。通过学生阐述,教师要明白学生存在哪里,适当的提供脚手架,帮助他们走出误区。
本课还有许多地方需要改进,如学生思维导图概括分层能力的训练,学生分享交流补充时规则的刻意训练,题目设计,数据决策。后续我会继续学习,每天改变一点点,多实践,多反思,和学生一起成长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