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煜辉 通货膨胀的宏观体验(2018.8.17)
翻出我在2018年写过的一个段子,应该比周行长前几天的那个文章要“大道至简”。
刘煜辉 通货膨胀的宏观体验(2018.8.17)
宏观是研究什么?可以归列为三大问题。
第一是经济长期增长的源泉是什么,就是我们常讲的供给侧、生产函数、潜在增长。
第二是经济波动和周期,就是需求端,短期由货币信用购买力所实现的经济活动,我们熟悉的三驾马车。需求经常会和供给(潜在增长)发生偏离,这就有了经济波动和周期,就有了通货膨胀,通货紧缩。
第三就是如何熨平经济的波动(即总需求对供给的偏离),实现经济长期均衡的增长,这就有了经济政策。流派的分叉多是在这里产生的。
当然上世纪70年代之后的金融深化是个学术研究的“大热灶”,因为它使得以上的宏观三个方向变得复杂了很多。金融不再仅仅是将储蓄转化为资本形成的中介(不再中性),它作为内生变量进入了生产函数,并逐渐成为最后财富分配的主宰。这就是金融高度内生化。它也改变了经济周期的内容。在金融高度内生化的经济中,信用提供的依据不再是真实经济产生的收入流,而是来自于资产抵押品的价格。大量的信用创造并不直接对应于最终经济的商业资本的形成或者商业资本的开支,对应的是存量资产和金融的交易性活动。信用周期和商业周期的关联性弱化了,但和资产价格周期几乎合二为一。
但即便搞得再复杂,也不会脱离宏观的三个基本问题。
这就是大框框吧。
今天好些个研究的后生筒子心里面是木有大框框的。
比方说通货膨胀吧,它是一定是供给和需求两方面的事。
如果你假定供给是一条直线,一般情况下,短期内当然是可以的。所以通货膨胀多放在宏观的第二个问题中讨论。这样简化下来就是一本凯恩斯。
但是供给在某些情况下也会出现变轨,变速,二阶不再等于零,由线性变成非线性。
再形象一点。
供给就相当于一口锅,这口锅叫“生产函数”。它讲的是一个“舌尖上的故事”。各种食材相当于要素(如劳动力、土地、资本)带着各自的量和价格,进入锅中;各种配方、调料相当于(技术、制度)逐一加入,最后出来的是一锅什么样的“舌尖的味道”,这就叫“潜在增长”。这个概念存在于我们的观念中,无需肉眼再看见,妈妈的味道,一辈子的记忆。
而需求就是通过货币信用实现出来的购买力,投资、消费和境外的。我们叫它们为三驾马车。天天肉眼看️见的。
需求若跑到供给之上(正向产出缺口),大家知道就会发生通货膨胀。一般情况下,多是需求是通过繁荣的货币创造主动跑到供给之上;也有一种情况例外,那就是我们的锅坏了,年久生锈,矿物质成分变了,或是食材不新鲜,或是配方失灵了,调味料过期变质,举凡种种,反正是做不出“妈妈那个味道了”。今天还有个网红词,叫“内卷化”了,熵增了。
但需求还是要努力维持那个需求,三驾马车嘛,以至于需求被动地跑到了供给的上头。
这个时候通货膨胀也发生了。
这个胀,就是滞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