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鲜明的一大特征就是“人民性”,这也是中国式现代化从根本上区别于西方现代化资本之上的发展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紧紧依靠全国各族人民在实践中不断开创、发展,并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中不断丰富。
中国式现代化的主体是人民。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人口规模巨大是我国的现实国情,也是现代化建设的逻辑起点。巨大的人口增加了现代化建设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同时,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特有优势。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人民群众不仅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同时也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根本动力。中国之所以能够开创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就是以人民为中心,发挥了最广大人民的智慧、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得现代化建设的力量充分涌动。
中国式现代化在人民的实践探索中开创和发展。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见证者,中国的革命、建设和发展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实践。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时期,中国人民形成广泛的爱国主义战线,使中华民族来了一个大翻身,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为现代化建设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通过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了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使得中国的现代化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动人民群众参与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施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注入不竭动力,成功发展了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在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中不断丰富。中国式现代化继承了马克思的现代化理论,并不是“唯生产力论”,而是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价值归旨。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并强调“我们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是单向度的,一成不变的,而是多维度、多层次,随着实践不断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也随着不断丰富发展。中国式的现代化的布局是“必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加快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这也就体现出,中国的现代化的发展要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重要位置,现代化的各个方面都围绕着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现实利益问题,都是为了实现人的更全面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