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这段文字想到了拖延症的根源。就是很多时候的拖延也不仅仅是我们要为这个事情付出很大努力,也是因为我们为这个事情设立了过高的期待值,或者我们在这个事情上附加了太多的对自我完美展现的个人愿望。由于那个结果对我们来时实在是太难到达的目的地。所以,索性不出发。
也就是说我们在设立目标或者养成习惯的时候,最需要做的事情并不是,我要把这个事情做的多么的完美。而是我要把这个事情做到我能尽到的最大努力。而那个设立的目标可以不是一个点,可以是一个区间,达到5分和10分,我觉得都是OK的,都不会把自己掉入到自责的里面去。也就是说那个甜头是很容易获得的。
下次再开始做的时候,也不会有畏惧感。
2看过TED里有一个亚裔的女人的一段演讲,追踪了很多人从孩子到成人后的成功状态。在智商水平差不多的前提下,如果孩子具有“持续性的努力”,这样的孩子成功的几率会比智商高出常人的孩子,比例高很多。
也就是一个人是否具有“持续性的努力”的能力,比智商更重要。另外一个是“逆shang”,其实都是“情商”的组成部分。
有一个理论是:看一个人执行力强不强,最主要的是看当他做的不好的是后,是不是还在坚持做。其实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3我们自己启动了一个大家每天都来写文字分享的活动。这个和看书做读书笔记是相同的。当我们看了一段好的文字的时候,就算我们重复的看个一两次,但如果没有记录下来的话,还是会忘记的。
最近读《向死而生》,把里面听而别引起共鸣的话和故事也记录下来,同时,把由那些故事自己能联想到的也记录下来。我就可以很容易的分享给别人。可以很流畅的把书里的故事讲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