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天如约而至~
【主题】
如何主动地看
【R】
【I】
What:
片段通过对数据形象化的举例,向读者介绍了如何做到“主动地看”的五大步骤。
Why:
(1)视觉是人们与生俱来的感官,人们习惯性的通过视觉来被动的收集信息,但往往由于缺乏主动性而错失重要信息。
(2)“看”是视觉化思考的第一步,掌握好“主动地看”才能学习视觉化思考。
(3)“看”的目标是学会更好的运用“内心的眼睛”。
(4)从数据的处理引入“主动的看”更容易理解其核心。
How:
1、尽可能地收集数据:资料足够多,才能“看”出内容。
2、尽可能的展示所有数据,以便浏览:信息会藏匿,需要被挑出。
3、建立基本坐标系:坐标系是图最突出的特征。
4、将数据画出来:让数据入住坐标系,给数据座位。
5、得到结论:从明晰的数据中得到想要的结论。
Where:在数据处理的过程中运用。
【A1】
这是统计学课本中的图表——某生产小组工人工资情况变化表,图表的内容是关于员工工资的统计情况,通过图表的表达,数据能够一一被展示在我的眼前。为了更好的理解图表中的数据,我建立适当的二维坐标系:以员工的级别为坐标横轴,以平均工资为坐标纵轴,用蓝色标注基期平均工资,用红色标注报告期平均工资。最后呈现的二维坐标系如下:
通过制作的图表,我得出的结论有以下几点:
(1)平均工资与工种的等级成正比关系。
(2)对每一个工种来说,基期的平均工资都低于报告期工资。
(3)基期的合计平均工资高于报告期合计平均工资。
这三点的结论与教课书上得出的结论一致。
实际上,在我的日常学习中,这样的关于在数据方面运用“主动地看”的例子非常多,也带给了我很多的帮助,只是我并不清楚这种处理数据所运用到的的方法称为“主动地看”,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需要更多的在实践中运用“主动地看”,感受其中的“看”的门道,让“主动地看”成为自己成长途中得力的助手。
【A2】
背景:上学期间,感觉每一天的时间都过得很快,除了平时的上课,我对剩余时间的分配不太清楚,不知道自己的时间都花费在了哪些方面。
目标:运用主动的看的方法,了解自己时间分配的情况,更好地规划自己的业余时间。
具体步骤:
(1)尽可能地收集数据:我要记录下自己一周内周一至周五的时间分配。
(2)尽可能的展示所有数据,以便浏览:将记录的数据用表格的方式列出来。
(3)建立基本坐标系:以星期数作为坐标纵轴,以时间(小时)作为坐标横轴,用蓝色标注看书,用红色标注运动,用紫色标注玩手机,用绿色标注视频剪辑。
(4)将数据画出来:需要借助条形统计图表达。
(5)得到结论:
在业余时间中,我几乎每天在视频剪辑上花费的时长最多,符合现阶段学习视频剪辑的目标,值得表扬;看书的时长花费较为固定,基本每天在半小时左右,养成习惯,值得表扬;运动和玩手机的时间不确定,不具有规律性,要注意分配时间,控制最低运动时长,限制最高玩手机时长。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明天不见不散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