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活》早读的时候讲到,聂赫留朵夫在三等车厢里,塔拉斯讲起了他的悲剧:费多霞一结婚便蓄谋毒死丈夫,可是在费多霞被保出狱等候审讯期间,却深深地爱上了丈夫。尽管塔拉斯与公公、婆婆在法庭上竭力替她开脱,可是法庭却判费多霞有罪,她被判流放到西伯利亚服苦役之后,塔拉斯便跟随她到西伯利亚去。
从这段描述中我们不难看出,人的成长是由她的心路历程组成的。从费多霞新婚不久蓄谋害夫的鬼迷心窍,到有感于丈夫公婆在法庭上为她极力开脱的慢慢醒悟。时间是最冷峻的哲学家,他会帮你过滤掉很多东西;他不动声色,却能让你看清很多东西,让你自觉修正你的不当行为,同时也会把最正确的人留在你的身边。所谓“患难见真情”大抵如此吧。
这就不难解释聂赫留朵夫,为了完成灵魂的救赎,陪马斯洛娃到西伯利亚流放并想与其完婚,这种现实的行动了。
但是,聂赫留朵夫为了完成灵魂的救赎,只是单方面的自己采取行动,一味的付出,以此安抚悔恨、懊恼的心情,以此达到心灵的宁静;却完全忽略了马斯洛娃的感受,忽略了她作为一个个体的自由人,她的心理,她的灵魂,所要接受和回归以及复活的过程。
流放的旅程使聂赫留朵夫感悟到,人类生活的基本规律是:人与人之间相互的爱乃是人类生活的基本规律。你在有爱心的时候,才会对人有益,反之则有害。
这不仅让我想起了马斯洛理论。
亚伯拉罕·马斯洛是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他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在全球兴起,和其它学派最大的不同是他特别强调人的正面本质和价值,以及人的成长和发展,称为自我实现。马斯洛的主要成就包括提出了人本主义心理学,提出了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1943年马斯洛提出“马斯洛需求层级理论”,将人类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一般来说,某一层次的需要相对满足了,就会向高一层次发展,追求更高一层次的需要就成为驱使行为的动力。
五种需要可以分为两级,其中生理上的需要、安全上的需要和社交上的需要都属于低一级的需要,这些需要通过外部条件就可以满足;而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高级需要,他们是通过内部因素才能满足的,而且一个人对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无止境的。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共同规律。从人的需要出发,探索人的激励和研究人的行为,指出了人的需要是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在马斯洛看来,人类价值体系存在两类不同的需要。
一类是沿生物谱系方向逐渐变弱的本能或冲动,称为低级需要和生理需要。
一类是随生物进化而逐渐显现的潜能或需要,称为高级需要。
人都潜藏着这五种不同层次的需要,但在不同的时期表现出来的各种需要的迫切程度是不同的。
在婴儿期,生理需要占据其行为活动的主导地位,随后会产生安全需要和归属与爱的需要。
尊重的需要,在青少年和青年初期开始占优势,并日益强烈与迫切。
到青年中晚期之后,自我实现的需要则占主导地位,并能够把个人的需要与社会需要相结合,使自己的行为活动内容更加丰富,而且更具有社会意义。
马斯洛还认为在人自我实现的创造性过程中,产生出一种所谓的“高峰体验”的情感,这个时候是人处于最激荡人心的时刻,是人存在的最高、最完美、最和谐的状态,这时的人具有一种欣喜若狂、如醉如痴的感觉。
比如,当人处在漂亮的房间里面就显得比在简陋的房间里更富有生气、更活泼、更健康;一个善良、真诚、美好的人比其他人更能体会到存在于外界中的真善美。当人们在外界发现了最高价值时,就可能同时在自己的内心中产生或加强这种价值。
人的最迫切的需要才是激励行动的主要原因和动力。人的需要是从外部得来的满足逐渐向内在得到的满足转化。
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来看,聂赫留朵夫也好,马斯洛娃也好,他们都是由外部得来的满足,逐渐向内在得到的满足转化。
聂赫留朵夫,为了玛斯洛娃的事情各处奔走游说,甚至帮助玛斯洛娃要求他帮助的外人。这些都说明,聂赫留朵夫在自我救赎、体现自身价值的过程中产生的“高峰体验” 情感;而马斯洛娃,由先前的单纯善良,到后来的物欲、堕落、冷漠,再到自觉改变自身的不良习气,不断向聂赫留朵夫的期望值靠近。这些则说明,外在的物质生活,已经无法填满他们内心的空虚、寂寥,他们必须走上心灵救赎的道路,以复活的形式重生。
之所以用大量的篇幅,阐述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是想说明,只要是人,他的需求,是基本一致的。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这个道理吧。
《孟子·梁惠王上》 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 这句话的意思是: “尊敬自家的长辈,推广开去也尊敬人家的长辈;爱抚自家的儿女,推广开也去爱抚人家的儿女。”也就是说要像尊重我自己家的老人一样尊重别人家的老人,像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爱护别人家的孩子。 在孟子看来,这是才是正常的:人应当做的就是推广爱使之及于更远的社会成员。这就是孟子所说的“善推其所为”(善于推广他所做的事情)。 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与孔子对大同之世的理解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孟子的“善推其所为”和孔子的大同之世与托翁的“托尔斯泰主义”是不是有些不谋而合的异曲同工之妙呢?!他们都为我们设想了理想的和谐世界。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推己及人,诚之至也。见到别人的父母,从而想起自己的父母,难道能不尊敬么。
禹思天下有溺者,犹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犹己饥之也。
从这些先哲们的思想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人必须对社会有所贡献,才能活得有价值有意义,从而得到他人的认可。人既是独立的个体,又是社会的组成部分。“人”,从这个字的写法我们就可以看出,“人”是需要相互支撑扶持、相互依靠的。人是社会的人,原则上讲,每个人都是自私的,但是,每个人又不可以绝对自私。否则,在这个社会上,连立足之地都没有。“人人为我”的前提是“我为人人”。
晚读时,领读提出了二个问题,1、你敌得过欲望吗?
生而为人,每个人都是有欲望的,而且有很多的欲望。如果欲望不加以控制,任其像脱缰的野马肆意践踏,如洪水般肆意泛滥,那只会让我们沦为欲望的奴隶。 就如玛丝洛娃,她从贫苦的底层走来,羡慕锦衣玉食,从而不惜为此堕落…但是,得到了这些又怎样呢?物质的满足,是由出卖肉体的行尸走肉般的生活换来的,这种丧失尊严的物质满足,能让她从心里往外感觉到幸福吗?
这就引申出一个问题,玛斯洛娃最后有没有真正的自我救赎而复活?
如果你没有经历过痛苦,你就不知道幸福有多可贵;如果你没有走错路,你就不知道浪子回头金不换,是怎样一种体验。同理,玛斯洛娃,只有经过堕落,从错误的轨道逐渐步入正确的轨道,从心灵的觉醒,意识的复苏,到行为上的完善,才能逐步真正实现自我救赎而复活。
由此可见,我们要有羞耻心,心中要有一个道德底线,道德标杆,不断加强自律,将欲望套上枷锁。人之所以区别于其他动物,就是因为人有思想,有灵魂,有理智,能够有效地控制自己的行为方式。
所谓,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老子古老的福祸相依理论,也正契合了玛斯洛娃的人生经历。如果不是她的被捕入狱,她就不会遇到聂赫留朵夫;如果没有聂赫留朵夫的倾心相助,她也不会,有所改变;不可否认,马斯洛娃的自我救赎决心,源于聂赫留朵夫。聂赫留朵夫,是她抛弃旧我的一个动力源,但是随着事态的发展,心灵的复苏,聂赫留朵夫,又不是她自我救赎的全部。只有她从心底产生强烈的抛弃旧我,开始新生活复活的意念,才能真正从本质上实现复活的意义。
2、读完《复活》有什么迫不及待地想吐出的话呢?
我对男女主人公的复活之路,充满敬畏。那么,我们不禁要问:怎样的结局更适合玛斯洛娃呢?
有一种爱叫放手。有一种情叫深埋。 当爱已成往事,不必纠结,不必留恋,将它变成一种美好的回忆,慢慢储存尘封。不管你有多爱我,请记住,我是自由的。如果你以你认为的,任何我不愿意的方式强加于我,与我来讲,都是束缚而不是幸福。
越是纯粹的东西往往越经不起现实的残酷、打磨,所以它只能出现在书本上,文学作品中。反过来,现实的庸俗,等级观念,门当户对等一系列世俗的牵绊,终将使聂赫留朵夫与马斯洛娃分道扬镳。那么,是找一个爱你的人,还是找一个你爱的人,抑或是找一个彼此相爱的人呢?我想,离开聂赫留朵夫,与西蒙结合,是玛丝洛娃最好的结局吧。因为好的爱情也应该是势均力敌、旗鼓相当的。正因为现实生活中种种的不得已,才使人更向往憧憬纯粹的感情。所以人在追求道德的自我完善。又在追求现实生活中没有的纯粹的爱情。
托翁美好的“托尔斯泰主义”虽然太过理想化,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完全实现,但是,它也绝不失为是一种自我完善的道德标杆。并且为他晚年,以《 复活》 为蓝本,深刻剖析自己的过往,并且亲自践行自己的言说,对终极意义的不断探索,深表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