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子有坑系列1: 答主某学校毕业,因为和大三的一个宿舍,身边都是很丧的人,一室友挂了19科,一个学期几乎不上课天天打游戏的那种,这是个题外话,反正这些都导致我如井底之蛙般无知,对于考公的认识仅限于偶尔晚自习看到占座座位上的几本书,试着翻一下感觉是天书,一直到毕业,想着碰碰运气,从西安赶到湖南参加省考,考前买了湖南真题做了一套,申论考前翻了去踩考点人家发的资料,那年考了122,行测48申论74,也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水平,岗位也是瞎几把报的,报的市直,沦为炮灰,其实那年如果报地方机构应该上岸很久了。 (毕竟那还是一个大神不多的年代) ——分割线 脑子有坑系列2:当年自认为很幸运的通过校招进入广州某企业担任秘书一职,一干就是三年,在广州珠江新城CBD甲级写字楼上班,每天三点一线,穷的心安理得,见证了一线城市的繁华,却发现始终与自己无关,也想过改变,却还是夜里千条路,白天依旧卖豆腐,企业的好坏不想去赘述了,总之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毕竟最体面的分手方式是放下、是释怀,只是始终不能原谅自己为什么要浪费了三年的光景。 ——分割线 2017年机缘巧合认识一个上岸的陌生人,问了他一些问题,他给了我鼓励并给了我建议,也颠覆了我对考公的认知,我准备了一两个月吧,由于在职,上班哪怕是闲着也不敢看书,申论近乎裸考考了71,成绩还不错,面试入围,2017年号称近几年湖南公考题目最难的一次,脑子有坑报了三不限,运气还差,报了是全市竞争最激烈的岗位,面试以0.3分之差败北,面试班很多比我分低的都上岸了,简直日了狗,当时考完觉得自己没希望然后找了一份工作,面试请假面的,那是一家上市公司,至于工作经历,不想再提,不值一提,也不愿再提。 ——分割线 在那家上市公司干了几个月后辞职了,没有从公考的阴影里走出来,最大的打击就是家人的态度吧,那段时间有一种被人摁在水里快要窒息的感觉,现在想想也没什么。后来表哥意外 去世,突然感慨生命的无常和脆弱,去医院见到亲戚,他们说了最多的就是年纪不小了,不要折腾了,让我考教师证,我一直弱弱的回,我明年应该考的上,当时真的无地自容,可能在他们眼里一直不相信我能考的上吧,我也陷入了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的阶段。也考了事业单位,从裸考77到复习考81,都无缘面试,因为专业不好,只能报那种几百比一的三不限岗位,每次和家人说其实题目不难,得到的永远是一句不难你为什么没考上,没有鼓励没有理解,很丧很丧的度过了那段艰难的日子。后来我还是考了教师证,一门考了85,另一门考了92,高分通过,因为准备教师证,无暇顾及国考,最终成绩也不理想,其中还有考前的各种因素,错失了自己心仪的岗位,因为毕业太久没有了应届生的身份,机会越来越少。感受最深的就是:考公要远离家人亲戚,因为负能量太多,他们很可能就是击垮你自信的狙击手,或无意或有意。
——分割线 教师资格证面试那天天很冷,一个人形影单只走进考场,考官一直微笑点头,面试很顺利,走出考场却莫名很失落,考完坐大巴回家,车上睡了一觉,看着窗外乌黑一片,很想大哭一场。 那段时间很怕见人,最怕的是被问到在家做什么,有时候似乎能从他们的眼神里看到的潜台词是:年纪轻轻,在家做什么。 后来我很少出门,因为不想让人看到我最狼狈的样子。 再后来开始复习,谈不上多努力,家人说我太懒散,但还是坚持了下来,不记得自己怎么过来的,回想起来最多的感觉就是心里好苦,一个人单枪匹马活的像只军队,不断的给自己的心灵招兵买马。 —-分割线 再后来的后来,我带着很多质疑再次上考场,行测:资料分析全对,定义判断五个没做,走出考场很懊恼,做题过程中得失心太重,不停的看钟表,导致时间不够,最基本的都没做,下午申论,以为是自己最擅长的科目,考前看了一些人的建议,说要用不同的笔做标记,然后我这样做了,还是不停的看钟表,最后也是没做完,15分钟写完600字,写完手在抖。考完以为要凉,出成绩那天不敢查成绩,最后还是查了,行测68,申论69.3,申论有史以来最低分,总分在湖南还算不错的成绩,今年湖南申论改革,不是一套卷。 进入面试环节,最大的感触就是不喜欢自己的岗位,消极情绪愈演愈烈,想起考霸张非说的,欲望太多痛苦,欲望太少痛苦。 考上后没有什么太大的感觉,套用一句歌词,我以为我想哭,但是我没有。 最后想说:考公要趁早,要相信自己,不要像我一样,兜兜转转,蓦然回首,蹉跎的只有岁月,考公还有很大一部分运气,比如今年一亲戚的亲戚,笔试119分上岸,放到其他岗位恐怕都是几百名吧,没办法人家专业好,躺着进面试,躺着吹牛逼,但对于对于大部分而言,你能做的只有努力 ———无聊,流水账怒答一波,有时间再写一份像样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