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的力量——倾听使身心痊愈
通过倾听,我们将意识到他人的人性以及彼此的共通之处,这会使自我表达变得容易些。我们越是倾听他人语言背后的感受和需要,就越不怕与他们坦诚的沟通。我们最不愿意示弱的时候往往是因为担心失去控制想显得强硬的时候。
暴力沟通往往产生于自己内心最无力、无助的状况下,我们害怕失去控制,更害怕被掌控。最不愿意示弱的时候,就用强硬来进行自我保护。如果内心没有恐惧和无助,就不会产生暴力沟通。心平气和、和颜悦色那是愉悦的沟通。有人问暴力沟通的反义和反面是什么?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稍作思索我的答案是——倾听。倾听中带着爱,心中没有爱,是无法做到耐心倾听的。带着爱的倾听与暴力沟通是互为反面。
有一次,在克里夫兰和一群社会青年谈话时,我毫不掩饰自己的情绪:“”我感到伤心,我需要尊重。”“哦,你们看” 有一个人说到,“他感到伤心,这简直糟透了!” 这是?其他人拉拉大厦。听到这样的话,我可以把它看作是攻击,也可以通过它了解他们的感受和需要。然而,如果我将它看作是羞辱或攻击,我很可能就会觉得自己受到了伤害,甚至因为过于恼怒或害怕而无法倾听他们。如果出现了这种情况,我也许就需要先离开现场,来倾听自己心底的声音,或向好友倾诉——这将有助于我了解并体贴自己的感受和需要。然后,等平静下来后,再回来与对方交流。在痛苦的情形中,为了了解自己深层的需要,我建议首先获得必要的倾听,以避免为充斥头脑的各种想法所束缚。当时,我用心体会着那位青年的话以及之后的笑声。我认为他们不高兴是因为他们把我的话当做指责。在过去。人们在说“我感到伤心”时,也许暗含着对他们的批评。由于我并没有和他们确认这一点,无法知道这种猜测是否准确。然而通过倾听他们的感受和需要,我既没有气妥,也没有生气。
在上面这个案例中,“我感到伤心,我需要尊重”。同样的一句话可以有不同的理解。如果把它看作是羞辱或攻击,很可能就会觉得自己受了伤害,甚至会带来暴力沟通。
如果仔细体会对方的话以及之后的笑声,会有一种可能他们不高兴是因为把这句话当做指责。在过去,人们在说“我感到伤心”时,也许暗含着对他们的批评。通过倾听他人的感受和需要,就不会气妥,也不会生气。实际上通过倾听,不但自己不会气妥和生气,他人也会因为倾听而化解和预防潜在的暴力。足以见,沟通中最重要的就是倾听。
有机会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并得到他人的倾听和理解。是多么的幸福。倾听,帮助人们治愈了心灵的创伤。作为一个听众,我们并不需要心理学知识或接受有关精神疗法的训练。关键是我们有能力体会一个人在某个时刻独特的感受和需要。
一个人如果有机会倾诉会是怎样的感觉呢?卡尔·罗杰斯这样写道“如果有人倾听你,不对你评头论足,不替你担惊受怕,也不想改变你这个多美好啊……每当我得到人们的倾听和理解,我就可以用新的眼光看世界,并继续前进……这真神奇啊!一旦有人倾听,看起来无法解决的问题就有了解决办法,千头万绪的思路也会变得清晰起来。”
一个人如果有机会述说、倾诉自己的心里话,而又有人愿意倾听,这实在是件美妙的事情。心理咨询师面对来访者的时候,全力以赴的倾听和无条件的接纳,让来访者有了一次最安全和放松心态下倾诉的对象和机会。倾诉本身就是疗愈,来访者通过倾诉一点点拿回自己的力量,这份力量不来自于咨询师,而在于来访者从困惑中一点点清晰起来,每个人内心都有着自己的答案,倾听的过程是对方自我确认和寻找内心深处答案的过程。来访者用新的眼光看世界,这个新眼光是来访者自我的洞见,从而有了继续前进的动力和力量。这份陪伴中发生着神奇的化学反应,看见就是疗愈,一切就是那么神奇。一旦有人倾听,看起来无法解决的问题,就有了解决办法,千头万绪的思路也会变得清晰起来。生活中这种高质量的陪伴少之又少,是因为我们的心中缺少爱和接纳。
想起去养老院当志愿者的一次经历,伙伴分享说她陪老人时,认真倾听老人的诉说。一小时后在她即将离开时,老人问她以后每周还能见到她吗?老人想把自己的存折交给她保管,老人拉着她的手不放。朋友感动的对我说,老人对她的这份信任和交托就是她这次当志愿者最大的收获。这中间她唯一所做和能做的就是倾听。
得到他人的倾听和理解,真是一件幸福和幸运的事情。幸福有时候很简单,就是一份倾听和倾诉。
不要做任何没有乐趣的事情,是爱自己的重要体现。如果我们致力于满足他人及自己健康成长的需要,那么即使艰难的工作也不乏乐趣。反之如果我们的行为是出于义务,职责、恐惧、内疚或羞愧,那么即使有意思的事情也会变得枯燥无味。
我们行为的动机反映了我们是否爱惜自己。非暴力沟通的忧伤及自我宽恕可以激发我们对生命的爱。
深入理解我们行为的动机。发现自己行为背后的价值取向——你在生活中看重什么。我确信,一旦意识到我们的行为所服务的需要,即使工作很艰苦、富有挑战性乃至举步维艰,我们也会从中得到乐趣。一些行为是出于下列的一种或多种动机:一、为了钱;二、为了得到赞同;三,为了逃避惩罚;四、不想感到羞愧;五、为了避免内疚;六、为了履行职责。……
当我们认为自己无可奈何时,我们不再是生活的主人,而是沦为了机器。
在仔细思考清单上所列的各项事情后,你也许会像我选择放弃写临床报告那样,决定不做某些事情。即使这听起来似乎很激进,但我们只做有乐趣的事情是可能的。我相信,我们越是投入服务生命的乐趣中——服务生命是唯一的目的,我们也就越爱自己。
非暴力沟通最重要的应用也许在于培育对自己的爱。当我们的表现不完美时,我们可以通过体会忧伤和自我宽恕,来看清个人成长的方向,以及避免自我惩罚。评价自己的行为时,我们专注于尚未满足的需要。这样我们就不再羞愧,内疚、恼怒或沮丧来寻求改变,而让爱主导我们的学习和成长。
许多人陷于自我憎恨之中,而无法从失误中获益。失误揭示我们的局限性,并引导我们的成长。即使我们有时通过严厉的自责“得到了教训”,我也会担心这种变化和学习的驱动力。我希望,我们的改变是出于对生命的爱,而不是出于羞愧和内疚这些具有负面影响的心理。
我们的行为动机反映了我们是否爱惜自己。人的行为总是服务于自身的需要及价值观,这需要我们首先发现自己行为背后的价值取向,通俗地说就是你生活中看中什么。通过聆听自己的心声,我们就能发现心灵深处的需要。当我们根据需要能主动选择生活,这是爱惜自己的重要体现,这样的生活和工作才不乏乐趣。如果行为是出于义务,职责等,即使有意思的事情也会变得枯燥无味。我们总是要服务于自身的需要和价值观,不论它是否能够实现目的,也不论我们事后是感到庆幸还是遗憾。做自己喜欢的事,才能得到滋养。我相信这是让生命之花绽放的秘密!
同时,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主动根据需要和价值观来选择生活。我们的行为不再是为了履行职责、获得回报、逃避惩罚或避免感到内疚和羞愧。通过深入理解我们行为的动机,并用“选择做”来取代“不得不”,我们的生活将变得和谐并充满欢乐。
一起来学习有爱的沟通和表达。《非暴力沟通》更像一本指导沟通的工具书,需要我们在生活中不断去应用。非暴力沟通的作用:疗愈内心深处的隐秘伤痛;超越个人心智和情感的局限性;突破那些引发愤怒,沮丧,焦虑等负面情绪的思维方式;用不带伤害的方式化解人际间的冲突;学会建立和谐的生命体验。依照它来谈话和聆听,能使人们情意相通,和谐相处,这就是“非暴力沟通”。
一旦我们从自我的恐惧中解放出来,我们的存在也会让他人得到解放。
让生活变得和谐并充满欢乐,让生命之花绽放!
很喜欢书中的这首诗分享给大家《语言是窗户(否则,它们是墙)》——鲁思·贝本梅尔
听了你的话,我仿佛受了审判,
无比委屈,又无从分辨,
在离开前,我想问,
那真的是你的意思吗?
在自我辩护前,
在带着痛苦或恐惧质问前,
在我用语言筑起心灵之墙前,
告诉我,我听明白了吗?
语言是窗户,或者是墙,
它们审判我们,或者让我们自由。
在我说与听的时候,
请让爱的光芒照耀我。
我心里有话要说,
那些话对我如此重要,
如果语言无法传达我的心声,
请你帮我获得自由好吗?
如果你认为我想羞辱你,
如果你认定我不在乎你,
请透过我的言语,
倾听我们共有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