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不会时间管理的人,所以写这篇文章来记录自己的学习过程
阅读了其他人写的关于时间管理的文章,写的非常好,但是别人的东西就是别人的,要消化吸收了,才能变成自己的。
我不是专业些文章的,文章可(必)能(定)会写很烂,自我记录用,感兴趣的欢迎讨论。
水清亦有鱼的文章里面,我非常赞同的一点是 一个明白:明白为什么做时间管理
之前也做过时间管理的尝试,但是每次都坚持时间不长,收效甚微。现在想来,我实际上是没有想明白自己的为什么要做时间管理,总是嘴上喊着口号,我要把时间管理起来,我要做时间的主人,但是实际的结果变成了为了管理而管理,一行行列出了自己想要做的事情,有模有样的标记了事务的重要紧急程度,结果到头来,还是把事情搞的一团糟。
时间管理,是在动手做事之前的规划,要掌握快速分辨事务主次紧急程度的能力,把主动权控制在自己手里,选择事情做,而不是被事情推着走。而这正是我之前没有做到的。
实施时间管理的几个方法 这部分后续会根据实践不断调整
1 快速标记事情的轻重缓急 一定要快,我觉得这个经过有目标的训练是可以做到的,不然指定了复杂的分类标准,浪费的时间足以把事情做完那就得不偿失了。可以预期的是在刚开始训练的时候,一定是一个比较耗时且容易出错的状况,后续我实践的过程中会把踩的坑补充在这。
2 指定好计划后,不轻易接受新任务 变化意味着打乱计划,这种情况是计划最不想看到的情况,不接受新任务可能会变得比较死板,但是拒绝新任务的情况下 应该可以提高做事的专注度,提高效率,但是现实过程中,说“不”总是很难。
3 碎片时间的利用 我曾经用上下班在地铁上的时间去读一本很厚的技术书,主要内容基本全是在地铁上看完的,因为兴趣使然,整个过程中收获不小,但是做地铁的时间在1小时以上,已经属于大的时间碎片了,对于零散的时间碎片,我总有很好的借口可以浪费掉,头条又出了个新闻,看两个笑话,刷刷朋友圈... 我觉得 收集一些可以短小的学习内容,在零散时间随时 都能拿出来看 应该对时间碎片利用有帮助,一定要非常非常容易拿出来,而且时间碎片一定要准备自己非常非常感兴趣的内容,因为总有一千个理由可以干点别的不是么?
疑惑
说实话,我觉得自己成不了那些高度自律的人,打水过程思考问题,蹲坑的过程构思文章等等。我觉得如果把时间利用的很充分固然是好事,但每时每刻都在忙碌,难道生活不会很累么?
时间管理到了极致就变成了强迫症,时间懒散到了极致就一事无成。如果合理利用时间又不至于无法享受生活还真是一个矛盾的存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