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听课总能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敬畏地心去欣赏,收获很多,反思很多,今天听课中听到别人被夸,突然想到自己的以前。
以前,看到别人那么自然地夸人,有点羡慕,为什么我就不会夸别人?给自己找借口:我不像他们那样眼界低。
通过学习觉察到自己不会夸人,是因为自己内心不愿意承认别人好,不愿意夸别人,即使心里觉得他哪一点好,也不愿意嘴上表达出来。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他的好,就意味着我不好,意味着对自己的贬低,对自己的攻击,他人太优秀,就感觉自己被他人的优秀淹没了,窒息了,自己一文不值,一无是处。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观念?因为没有建立起自我价值感。总是关注外面的世界,而从来没有关注过自己的内在,没有关注过自我的感受,不能自己给自己认同。
这与从小受到的教育也有一定关系,总是被审判,外界良好的评价才让自己有存在感,不好的评价让自己有毁灭感,而自己还没有从期待被审判的模式中走出来,没有形成自己对自己的相对客观认识和评价。
忽略自己的感受或感悟的一种表现:听到别人说出来一种感受或感悟,而自己曾经也有过时,就会欣喜若狂,原来有人和我一样。 如果我们重视自己的感受,肯定自己的感受,听到与之类似的,也会有喜悦,会会心一笑,但不是欣喜若狂。
认同自己,就能欣赏他人,欣赏他人,也能不贬低我自己。
这就进入了良性循环,能量就不会流失在情绪对抗上了,而能够静心于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