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蔚
之一余世存《非常道》
从来没有想过,有一个人,会花出如此多的精力就为了编录这样一本“不著一字,不为一注”却能启示内心的书。
也从来没想过,这么好的书,我错过了太久,而又意外的逢着。
甚是幸运。
起初,读《非常道》,我在睡前,躺在床上读,后来,是在白天,正襟危坐的坐在书桌前读,因为,我必须对它心存敬畏,它让我生了敬畏的心。
就如同,一个人在无意间抬头仰望,在浩瀚穹庐之上,你看到万千闪烁的星斗,有的近些,有的远些,有的光彩夺目,有的暗淡污浊,但他们就闪亮在那里,汇进时间的河流,编织历史的网扣。而我正是在某个瞬间仰望他们的那个人,重新对历史生出敬畏来——
借着余世存编录的《非常道》。
我读书很少在书上写字,可是,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却写了。
史景.第一,我写道:历史可引领我们沉思。批判地,怀疑地,独立地,探索地,外放和内趋的沉思。
又写,之前,少读历史书籍,错矣!
又写,中国知识分子面对国家危亡的疼痛如此巨大。家国责任,忧国忧民如同利箭穿心。
问世.第六,我写道,这是怎样的问世?醒世。警世。这是怎样的疑问?迷茫。无奈。这是怎样的自问?责任。方向。
书中的三十二章,我没能数清有多少人物在这里被娓娓道来。我也没能数清有多少的涟漪在我的心里荡起,他们汇聚成河,浪花朵朵。但我是多么幸运遇到把书寄到我手上的那个想象书店的主人。
在这里,一并深表谢意。
之二张大春《认得几个字》
读张大春的《认得几个字》,是第一次读他的书,也由此会延续着读下去他其余的作品。
好像读完书,我不仅仅认识了几个字,是认识了好多字,认字又是最小的部分,更大的是我在一个轻松的语境里看到了严肃的治学,教育的用心,传承的责任,当然还有张大春作为一个父亲在爱和教育上的自觉和自省。
我会在深夜读着书,笑出声来。孩子的童真,无忌,和爸爸的有心引领,在作者的叙述和我的阅读中击出喜悦的浪花。
当然,更多时候,我会掩卷去寻思上一阵子。
张大春先生会无意之中回忆起与父亲的相处和对话,也会在整个写作过程中贯穿他和自己儿女的相处和就文字的有趣的对话。古老文字的渊源和典故,寓教于乐于日常生活之中,多了趣味性,也多了温情。每一个文字除了形状,也有意义,然,还有什么样的意义会比一个父亲,在与孩子们朝夕相处的时候,把我们中华几千年的跳脱灵动的文字以及孩子独立纯粹的思考糅合到一起产生出来的趣味和快乐更大的呢?
当然,有很多读书之后的感触,无以言表,只是流淌在内心世界里,偶尔跳到现实里,激灵一下自己。
之三胡兰成《心经随喜》
在这之前,没有读过胡兰成。为什么,约定俗成,似乎,大家一直批判的也是我批判的。这种从众心理是错的。
记的,春节回洛,要离开的前一天,去想象书店,在庞大的书架前流连,有一位朋友,在旁边问,不知胡兰成的书怎么样?我回到,我也没看过,好像大家对他有排斥。说实话,我也是,因为喜张爱玲,所以就不喜了胡兰成。这算不算一种偏见,我想,一定是。
向前君在旁边说了这样一句话,感情的事情,当事的两个人都说不明白,何况我们,所以,不要因为他们两个的感情纠葛限定了阅读。这句话非常触动我。阅读不需要偏见,也许读了可以不喜欢,但不能因偏见而失去了阅读好书的机会。
我买了胡兰成的第一本书《心经随喜》,说实话,我喜欢上了胡兰成这个“老东西”。
他骨子里对中华文明的热爱像火一样,然,他又是个自然的人。自然的人身上定会有着,纯然的真诚和卑微的劣根。
作为一个作家,我们不能把艺术世界里的他和历史世界里的他混为一谈,这两者有时候真的是风牛马不相及。
我们只能在他的文字和思想世界里捡拾他传达给我们的智慧的火花。也用我们自己的智慧去体味他给予我们的生命,思想以及修为的启发。
话绕远了。回来接着说读胡兰成《心灵随喜》的点滴心得。
胡兰成讲的心经并没有让心经超拔世俗之外。他讲心经的源头,故事,也融汇贯通中国儒家道家的修行思想。它把心经糅合在中国日本的风物,传统,道德,生活,礼仪,政治时事里讲,他讲出了实实在在,生动熨帖的心经,让心经的智慧无声的启发着我们在修心,悟道,践行的路上产生自在和喜悦。
指引我们的心向内走,脚向外行。
正如胡兰成说:《般若心经》的心,亦好比是草的“芯”。现在已是春天,草长出了芽。你看那样柔弱的东西,却能破土而出,是因其生命之芯无比坚强。
我在一回一回读他的《心经随喜》
的时候,仿佛慢慢看到了有一颗坚强柔韧空无喜乐的生命之心冒了出来。如同莲花一瓣一瓣的,慢慢盛放。
2017.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