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只介绍一些在开发过程中实用的断点调试方法,便于快速定位问题
如下图左侧是断点类型,右侧为断点可设置的属性
断点类型
行断点(line breakpoints)
在到达设置断点的代码行时暂停程序。这种类型的断点可以设置在任何可执行的代码行上。
异常断点(Exception breakpoints)
异常断点分为两种,一种是Any Exception,任意Throwable异常被捕获或未被捕获就会触发断点,另一种是指定类型的异常及其该异常子类被捕获或未被捕获会触发断点;
鼠标右键点击该断点图标 ,弹出该断点配置,会有Caught exception和Uncaught exception选项,此选项是字段类型断点特有的,Caught exception选项选中时,当指定的异常被捕获时,触发断点程序挂起,Uncaught exception选中时,当指定的异常未被捕获时,触发断点程序挂起
断点配置
Enabled
表示是否启用该断点,选中表示启用,取消选中表示不启用。
Supend
当断点的 Suppend 属性被勾选,触发该断点时,会触发程序挂起,当该属性未选中时,程序触发该断点时,程序不会挂起,常用于输出一些表达式结果日志。当断点的 All 属性被勾选,触发该断点时,会挂起所有线程当断点;当Thead 属性被勾选,触发该断点时,只会挂起触发该断点的那个线程,不影响其他线程当需要在不暂停程序的情况下记录一些表达式时(例如,需要知道一个方法被调用了多少次时),或者需要创建一个主断点,在击中后启用附属断点时,非暂停性断点是非常有用的。实际生产实践中,可用于调试多线程并发的问题
Condition
可以输入一段能获得true或false的表达式,程序运行到断点处,且表达式条件为true才会触发断点
Log
下面三个属性选项经常配合 Suppend 属性一起使用,用于在不挂起的情况下,输出一些想要的日志信息
Breakpint hit message :控制台输出触发端点的日志信息,类似如: Breakpoint reached at
ocean.Whale.main(Whale.java:5)
Stack trace :输出触发断点时的堆栈信息
Evaluate and log :计算表达式结果并输出表达式结果到控制台,表达式的计算基于断点所在行的上下文,表达式的语句可以是字符串字面量,如 "我是字符串" ,也可以是方法调用,如users.size() ,也可以是多行语句块,表达式的结果取自return语句,如果没有return语句,会取表达式中的最后一行语句。
Remove once hit 是否在断点触发后移除该断点,后续不在触发
Disable until hitting the following breakpoint
指定在另一个断点触发后,该断点才启用,若该断点启用后,并且被触发,
场景:当只需要在某些条件下或某些操作后暂停程序时,这个选项很有用。在这种情况下,触发断点通常不需要停止程序的执行,而是做成非暂停状态。
Filters前边说的大都数属性,都只针对方法程序运行上下文。此属性更多关注通过过滤掉类、实例和调用者方法来微调断点操作,只在需要时暂停程序。
有如下几种过滤方式:
Catch class filters :此选项只对异常类型的断点可用,可以让程序只在指定类和子类中抛出的异常才会触发断点或者不在指定的类和子类中触发断点(即排除一些类,排除通常以 - 开始,例如 -pacakge.ClassName ),
Instance filters :只有指定实例id号可以触发断点,多个实例id号以逗号隔开,实例id号可以在Variables和Memory面板中查看
Class filters :可以让程序只在指定类和子类中才会触发断点或者不在指定的类和子类中触发断点(即排除一些类)。
Caller filters :根据调用者来进行过滤,需指定方法的全限定名(包含方法签名),例如mypackage.MyObject.addString(Ljava/lang/String;)
Pass count:勾选中并输入一个正整数N,N>=1,那么程序会每N次命中断点才会触发挂起,如果同时设置了condition 与 pass count 属性,ide会优先判断 condition 表达式,再判断 pass count 是否满足,下例中, pass count 中传入的是15,每15次命中断点才会触发断点,挂起程序
debug下常用操作
-
返回上一个断点重新运行
-
直接执行到鼠标指点位置(选中要指定的位置直接鼠标右键)
-
查看指定对象或集合占用内存情况(导出数据的时候可能会用到)
-
手动设置指定属性值,继续往下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