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北,有种及其家常的面食,令无数在外闯荡亦或求学的游子们魂牵梦绕。每每提起总是令人心之所向,素履以往。
大暑时节,整个河套大地铺装着“金色的柏油”。依稀可见星星点点“弄潮儿”在与麦浪殊搏,在一拢一割之间正握着全家人的希望。所谓种啥吃啥,对于生活在西北平原上勤劳的人们,面食对于我们来说可谓情有独钟。黄河百害唯富一套,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下,使得河套的小麦享誉盛名。河套大地给我们的馈赠,我们当然万分珍惜,由优质面粉演变来的各种面食吃法丰富了河套人的味觉。而焖面就是最家常不过的美味。
清晨,石老太太和老邻居相遇在菜场,简单的问候之后便开始各自挑选食材。嘈杂的菜场预示着一天的开始,这里便是老年人的“社交网络”。城市化进程使得这位曾经的“弄潮儿”很快熟悉了这种生活。如今掌握不了儿女命运的她只能决定这一大家子一天的“酸甜苦辣”。穷苦年代走来的人,受了一辈子苦,却依然以此为乐。
“老石!ke哪个呀?”
“唉,孙子回来了,吼喊的要吃焖面了,我过来买点菜.....”
焖面,这个极具融合性质的食物,几乎百搭!
一勺腌猪肉下锅,油花噼里啪啦的与铁锅碰撞,聪明的后套人发明的这种储存方法使得猪肉以另外一种风味展示在世人面前。那独特且厚重的味道令焖面吃起来不那么单调。炼好的腌猪肉是每个孩子都爱吃的餐前小点,佐以盐食之,每每允指且回味无穷。
豆角是与焖面搭配最好的时蔬, 其味甘质脆,在提升焖面整体营养价值的同时为一碗好的焖面挂上了鲜活的绿色。
比起跳脱的豆角,“地精”土豆,却淳朴很像我们河套人的品质。他没有鲜艳颜色,结果也深埋土中,口感却如此沙质厚实。
我们的主角也终于在石老太太的精心“呵护”下粉墨登场。面条讲究劲道,弹牙,其中各种工序我不太懂,但我明白付出辛苦的手擀面比机压口感要好出百倍。所谓美食就是从选材到烹饪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的艺术加工过程,家常菜更是如此。忙碌了一天的人们需要靠可口的饭菜来慰藉。
围坐在餐桌前,聊着日常,这一系列家庭活动在一场就着大蒜的焖面品鉴会中热烈的进行着。看着眼前的场景,石老太太不禁想起了很多年前那个农忙时的中午。。。。
焖面相关黑暗料理:
1.同样作为河套大地的馈赠,西瓜与夏天几乎是画上等号的。农忙时节,很多人为了抢收,饭就是凑吃的。早晨出工时带上晒好的干馍馍或者上顿剩下的焖面,地里捡颗西瓜,吃掉一半后把焖面和馍馍泡在里面,这也就算上一顿饭。(我只吃过西瓜泡馍馍,不知道泡焖面什么味道,听说也挺好吃。)
2.以前想体验一下农民劳作的辛苦,便结伴去乡下摘枸杞。事实证明我们确实不是干活的料,却无意尝到另一种焖面的风味:枸杞焖面!那一碗面中的几撇红格外扎眼!事后哥们杰子说道:我TM做梦都在吃枸杞焖面。可见印象之深!
我好焖面这口,隔几天就想就着大蒜刺激一下味蕾。于是我就在多个地方吃不同的焖面。快餐文化愈演愈烈的情况下,我每次都是失望而归,看着铁锅焖面的招牌,码齐了上来一盘机压的,没有浓厚的口感,味同嚼蜡。是无论如何也找不到家里面那个味道。
可能一千个人嘴里有一千个焖面的味道,那是伴随你从小到大家的味道,有时候吃的是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