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在大脑发育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在于宝宝跟父母之间的关系,其中包括语言环境。简短的“爸爸爱他的心肝宝贝”这样的话语片段,对于一个刚刚开始集中注意力的孩子来说真的很重要吗?是的,真的非常非常重要。在孩子咿呀学语的每个细小步骤中,“呜呜”“呀呀”“妈妈爱你哦”以及“好美味的馅饼啊”这样的话语连接着大脑数十亿的神经元,产生复杂的神经元回路,从而使孩子的智力潜能达到高潮。当这种情况达到最佳状态时,加上咿咿呀呀的细语、嘻嘻哈哈的笑声以及理想的温和平静的家庭氛围,大脑将发育得完美至极。然而,这些最佳条件缺失了,孩子早期语言环境将非常糟糕,大脑发育会遭受非常不利的影响。
【感悟】回想小一一岁左右开始咿呀学语时,我就开始像跟一个可以正常对话的对象一样跟她交流。关于天气,关于工作,关于心情,关于身边的人和事,都聊。很多时候我就当她能明白,不会因为觉得她太小或者没有直接的语言回应而只跟她说幼稚的儿语。在她开始能用简单拼凑的词句回应我时,我神奇地发现其实她居然都能懂。当她表达能力慢慢发展起来时,我发现她很快(跟同龄人相比)就能用完整的句子来表达自己和回应别人。现在,我常常跟她聊天,有的没的都聊,很多时候一不小心还能得到她的启发,哈哈……
【摘要2】孩子一生的学习、行为以及健康状况都建立在这种与父母积极的、相互回应的、礼尚往来的基础之上。从本质上来说,大脑发育的核心在于宝宝与一位有爱心,能做出积极回应的成年人之间的互动。
【感悟】在这一点上,我认为蒲先生做得比我好。我曾经被他批评对小一回应不及时,还有不够耐心。我都接受。
【摘要3】长期生活在“面无表情”或更糟糕、充满愤怒或是怀揣敌意的环境中,这肯定是无法在短短的几秒钟时间内就能用一个拥抱弥补的。正如之前提到的压力荷尔蒙一样,皮质醇开始浸入宝宝的大脑,这对宝宝大脑的核心区域极为不利,它将直接影响宝宝的认知能力、语言能力、行为能力、自我及情感控制能力、社交能力以及身体健康状况。这样的消极影响是不可逆的。
【感悟】长期的冷漠是没办法用偶尔的温暖来弥补的。真正的爱,不是“等我有时间的时候再爱你”,而是每时每刻的在乎。
【摘要4】有必要强调一下我们正在讨论的是恒定不变、长期性的、永无休止的压力,而非偶尔的不如意,如疲惫不堪的妈妈或是爸爸对孩子的喋喋不休:“宝贝,现在都凌晨两点了,求求你赶紧睡觉吧,我都已经困得不行啦!”
【感悟】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妈妈。我们不需要因为一些小过错就给自己心理判刑。我们能宽容、接纳自己,能觉察和停止无休止的自责内疚,我们才有心力去爱孩子,才能去宽容接纳孩子的方方面面。
【互动】今天中午跟小一约好出去吃桂林米粉,出门走在小区里,闻到别人家厨房传来阵阵食物的香味,小一感叹道:
“哇,不知道谁家做的饭菜那么香呀,妈妈你觉得香吗?”
“嗯~的确是很香呢。”
“不过,妈妈,我还是觉得妈妈做的最香……”
这小嘴巴甜的,哈哈……我说:
“真开心妞妞这么喜欢妈妈做的饭菜。每个人喜欢的味道不同,他们家的人一定也觉得他们家的饭菜最好吃吧。”
说到这我就想着顺便引导和启发一下小一,所以就顺着聊:
“妞妞还记得吗?上周我们和爸爸和干妈、还有老虎伯伯一起吃榴莲的时候,老虎伯伯一开始说他不喜欢吃榴莲,因为他上大学的时候,别人跟他分享了一颗榴莲糖,他一吃就吐了,所以他觉得榴莲也一定很难吃。但是,当我们让他尝一下新鲜的榴莲的时候,他突然发现榴莲不仅不难吃,反而很好吃。”
“妈妈,榴莲糖和榴莲根本就不一样。榴莲糖不好吃,还有可能是他吃到的正好是不好吃的榴莲糖,但其实还有很好吃的榴莲糖,就比如上次外婆买的那种,我觉得很好吃。”
“哈,是的,不能因为自己吃到了一次不好吃的,就说所有的都不好吃,对吗?”
“是的,就好像世界上有那么多粉,不能因为自己吃到了不好吃的粉,就说全世界的粉都不好吃。”
“对极了!放在人身上也是一样。就好像妞妞班上的Xxx,不能因为他曾经打过人,曾经破坏过大家的玩具,就觉得他永远都打人,永远都破坏,对吗?”
“是的,妈妈,他也有帮助过同学的时候,他也有得到老师表扬的时候呢。”
“是嘛,看来他也有很可爱的时候嘛。”
“是呀,我也是这么觉得的,妈妈。”
【感谢】
感谢蒲小一周末的陪伴。
感谢蒲先生对家庭的付出。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