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老师导师班进入到了第三天,从讲解到练习,到提问,惊讶于克老师怎么能够在短短的时间内传递那么大的信息量,还让整个团体进入一种韵律,很有节奏。
从第一天和翻译一起演绎,生命教练所做的事,不是要推着对方往哪儿走,去到某一个地方,而是温柔的推进,来访者处于一种迷茫的状态,生命教练能看到全局,却不能推着她走,也不能拽着她走,只是轻轻的点一下方向,能去到哪里,也完全是未知的。这样的一个演绎让我们对生命教练有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不是教导,是引导,不是带着意图,是直面自己的拯救者情结。
不是关于做了什么,而是什么样的意图激发你那样做。
生命教练有好几个阶段,在前期,就很容易进入拯救者的角色,在拯救得无力时,才会有强烈的愿望想要从中脱离。去接受其实很多事情是无能为力的,同时这也是出自于对生命的信任,对未知的接受。是一个很好的探索,领悟的机会,把问题解决了,也就失去了一个直面自己的机会,看不到生命背后真正的美意。
看到对方在受苦,出自于拯救者,想要让对方好一点,好让自己感觉好一点,证明自己还是有价值的,这是很多咨询师在做的,还有一种是,不断的帮助对方再往前走一步。
没有人能把你的痛拿走,生活已经支离破碎,还得继续往前走,去穿越。
同时在最艰难的时候也不忘为别人付出,别人需要帮助,会帮助自己往前走,不断的帮助,激励着我往前走。
有意识的做出选择,有意识的排斥,力量就不会那么大,需要把所有的觉知带过来,我现在正在排斥,这样的接受也会带我们往前走,每一步都是接纳。
我们会把外在的不舒服,投射到情景上,对情景起反应,对那个不舒服起反应。然后不断的用故事喂养信念,想要对人生有掌控,跟信念有关联的感觉,会持续不断的为这个信念供电。而只有在接纳的时候,直面信念,连接感觉的时候,那个像发电机一样的电流才会断,灯泡依然在,却不会炽热烫手,生活中的情景还在,却不再为之起反应了。
小我是排斥接纳的,所有的接纳都不是出自于小我,想要透过接纳达到某个目标,也依然还是在拒绝,穿越人类体验的地方在本质中。
我们所说的指向的是信念还是真相,支持的是什么,看到超越信念的真相。
每一份争吵的下面,我感受到的是什么,体验到的是哪一个体验,
我被遗弃了(某人离开了我)
我是无价值的(没有人爱我)
我心碎了(我被伤害/背叛了)
问题之下的动力,自己的开口有没有打开,想要解决所有的问题,而其实问题,只是本质本性的状态,只有我们想去拒绝,想要挣扎,才会让这个问题获得力量,而其实,感觉只是一个能量模式,在我们体内振动着的能量模式,不好也不坏,我们在无意识的状态下却被她迷惑了几十年。
我们都想知道我应该做什么,不喜欢自己现在的样子,想要创造其他的身份,我想要这个,不想要那个,而其实人类的能力是没办法做的,越多的接受自己的人性,才能越多的有一份超脱。
生命在经历重大的危机,在经历痛苦,有可能给你非常美妙的体验。穿越过后,他就是光,就是流光溢彩,剩下的只有欣赏。
生命的每一阶段都会给到我们新奇的东西,生命教练要小心,不要去怜悯别人,为别人难过,这些都是拯救者的想法,每个人都会想要离开,想被拯救,而这个时候也剥夺了对方成长的一个机会,看不到生命真正的美意,而同时因为没有去穿越,还会继续在这里摔跤。
生命教练能做的就是支持这个人往前走,从中获益,排斥危机,也就排斥了机会,也许会有一份苦涩,却是非常有价值的,尊重他,信任她,在这个人的人生时点,是她需要的。
不是不用去面对,是跟她一起伤心欲绝,感同身受的体会那份伤痛,不要试图让对方感觉更好。
伤痛是内在的不舒服起的反应,那个感觉从特定的地方辐射出来。很多人会执着于故事,抓着故事不放,穿越很难,很执着于自己的故事,没有去留意到那个难过,那个悲伤。
当我们把注意力放在这里,重复说这句话,这个地方是不是有什么会发生?当我们放下对故事的执着,把注意力从头脑拉下来,对自己内在有更多的注意力。
未完待续【志玲觉知生活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