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以年龄来划分大小,但前提是年龄又以什么为基准?老一辈的人说起年龄,报的是虚数。爱装嫩的人被问起年龄,不到生日的那分那秒不能算长了一岁。记得小时候,我总爱把岁数往大里说,真希望一夜之间就能长大。可也就过了几年工夫,别人再动不动就说起我的虚数年龄时,我就跟谁急。所以说中国人可真是一个不爱精确的民族,连年龄这一严肃的话题,都没有一个绝对的答案。
人的生命,到底是从何时开始算起的呢?从传统一点的角度考虑,脱离母体的那一刻便是新生命诞生的那一刻。但,这真的是唯一的可能性吗?我不这么认为。要讨论生命的开始,那么理所当然首先应界定何为生命。生命以人的独立性还是人的属性定义呢?人的独立性大多从诞生的时刻说起,但也有不少婴儿刚出生时不能独立生存,由于自身过于脆弱,它们仍然得依靠种种医疗设备。这种种医疗设备可以算是母体的替代品吗?那么它们的独立日也就要往后推了。另一种说法是以人的属性来定义生命的开始。人的属性是从受精卵开始的吗?因为大家都知道,成为受精卵9个多月后,不出什么情况,小婴儿就会诞生。就像大自然中有些寄居性的生物一样,一种弱小的生物得依靠更强大的生物才能生存下去,比如说猫身上的虱子。只不过虱子离开这只猫还能跳到另一只猫身上,但我们此刻是只能生存于母亲体内,提早离开往往意味着生命的夭折。但不能否认,即使我们得依靠母亲活着,这并不意味着我不能称为独立的个体。
对于生命意义的思考,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远至古希腊,也许这种探索与人类文明有着相同的历史广度与深度。这种对于生命意思的孜孜不倦的思索,是一种跨文化的本能。我一直以来对于“年龄”这个问题的纠结,其实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对于生命本身的思索。即使人类文明已经达到了今天的成就,在多个领域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我们对于自身仍然所知甚微,包括生理、心理方面。我们不能明白什么原因人体会感觉不适和生病。我们不能明白为什么有些人明明是广泛意义上的人生赢家,却会轻身。为什么同样一个问题发生在不同的人身上,会有完全不一样的结果。又或者同样一个问题发生在昨天,或者今天,对同一个人来说,又是完全不同的经历。我们这一生是像一盒卡带不停的重放呢,还是像河川一样日夜不停向前奔流。生命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一直在思索这个问题,仿佛不能探寻到生命的终极意义,生活就成了苟且。然而,越是随着年岁的增长,越是能接受,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并没有绝对的是非黑白,也没有放之四海皆准的道理。生活本身就是意义。接受自己处在地球上万千生物食物链的顶端,接受自己处在宇宙中万千可能高度文明的星球中,在富饶的物质和丰富的精神给养中,努力探寻和给自己平凡的一生增加一抹亮色,已经足够我微笑的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