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6岁的他,个子不高,稍微有点儿胖,头发倒是白了不少,话语不多,平时也不太注重穿戴,他若是走在人群中,恐怕你是很难一眼就能发现他的,他就是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他就是滑县赵营乡田庄村村民——张进排。在街坊四邻眼中,他确实是一个孝顺的儿子,优秀的丈夫,合格的父亲。在亲戚们的眼中,他更是一个好女婿,他自从1995年结婚后,就和岳父岳母住在一起,岳父身体不好。这样照顾老人担子就落在他的肩上。平时要有个头疼脑热的,都是他前前后后照顾着,拿药输液全程陪护,住院检查时楼上楼下背来背去,伺候老人上厕所……
1997农历腊月初十,正值寒冬,老人又一次因为肺气肿住进了医院,喘不过气来,需要不间断吸氧气,而当时的赵营乡医院还没有安装自动供氧,需要用氧气袋供氧。连续两天两夜,他都没有离开医院。一开始别人认为他是老人的儿子,后来知道他竟然是女婿,有人对他说:“人都说一个女婿半个儿,你这个女婿可不是半个儿,真是做到了一个儿子该做的”。他却微笑着说:“啥儿不儿的呀,作为晚辈照顾老人是我们分内之事,大哥常年不在家,二哥在部队又回不来。老人身体不好时,身边有个人照顾就是了,不必非得是儿子才行!”
从1995年 到1999年农历十月十四老人去世,四年时间里,只要听说那儿有治疗肺气肿、肺心病的新法,他总会想尽办法带老人去看看,当时电视上说濮阳县王楼乡王来运私家诊所治疗这个病,他二话没说,找车看病;又听说濮阳气管炎研究中心有新法,第一时间赶过去拿药;新乡、长垣等附近地方,只要有人说治疗效果不错,他总会去试试,谁也不知道他到底跑了多少家医院,拿了多少次药。每当哥哥嫂子们说进排最辛苦,他会笑着说,我不是替你们做的,我只是尽了我那一份孝。
天有不测风云,2006年农历五月十六,正在地里干活的岳母,突然感到左手无力,他立刻放下手中的活,一边联系濮阳县第二人民医院,一边开车往医院赶,经检查是腔隙性脑梗塞,导致左手不能那东西,左腿不会走。在那儿住了一个疗程,病情基本稳定了,治疗方案也确定了,他就对二哥二嫂说:你们俩忙,这么远我们来回跑也不方便,把咱娘转到赵营医院吧,我们照顾老人也方便些。从此,他又开始对岳母无微不至的照顾。出院后,他把老人接回家,因为当时正值夏天,楼上非常热,如果开空调的话老人不适应,总是感觉胸闷气短。于是他就想办法,因为楼下过道有穿堂风,白天很凉快,于是他在楼下过道铺了床,每天早饭后,把老人背下楼,然后再上班。中午吃饭背上楼,下午再背下来,这一背就是两个月。一直到天气不太热了,天天楼上楼下背老人的辛苦也就结束了。 由于老人行动不便,心情不好,他总是想法让她开心,她喜欢听古装戏,于是张进排就在老人的房间里又买了一台电视机,而且好专门去道口买了可以手提的看戏机;老人喜欢红烧肉,于是隔三差五总能见他买点五花肉回家。细心体贴孝顺用在他对老人的照顾,真是恰如其分!
对待岳父岳母尚是这样的且尽心尽力,更何况是自己的亲生父母呢?人老了,总是希望享受天伦之乐。所以在2013----2014两年时间里他就把父母接到身边,后来老人家认为弟兄三个人,总是在这一个儿子的家也不行,坚持回到田庄村,自己过,把两个老人放在家里他也不放心,于是不管再忙,他都会坚持每周至少回家一次。带着爱人,带着孩子,稍些老人爱吃的东西,回家陪着老人吃一顿饭。今年82岁的父亲,患有气管炎肺气肿,常年不能离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颗粒,一旦喘不过气来,就要随时吸入。一盒药能吸60次,而这个药一下又不能买的太多,这样细心的他随时都在关心着父亲的药,从来都是恰到好处。从没有一次让父亲断过药。
他有一个姐姐,嫁到了濮阳县城边上的一个小村子里,姐夫是个老实巴交农民,人均耕地少,又不会做生意,两个儿子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可家里的生活却是非常拮据,不要说娶媳妇的彩礼钱了,就连住的屋子都还是30年前老房子。他看在眼里,急在心上。2006年初冬,他和本村一个本家堂哥,去了天津考察承包土地的事,回来以后又找了5万的现金,还搭上自己用的小四轮拖拉机,让姐姐姐夫去天津承包土地种棉花。并告诉他们,放心去种吧。如果有不知道的地方,就去问咱哥,其实种地也没有多少花样,人勤地不懒,只要你们舍得气力,应该没有多大的风险,要是能赚点钱,就给俩孩儿安家用,万一造天灾,坏了年景,赔了本钱,咱们再想办法慢慢还!现在两个外甥都已经成家了,还盖起了两栋小洋楼!姐姐也是心存感激,逢人便说,俺二弟进排对俺家的帮助真是太大了!有一个这样的弟弟真好!
他,就是这样一个人,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但是他的孝道确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