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那么短,一万小时的刻意练习,除了正常吃喝拉撒娱乐人际交往上班上课,一天业余时间练习3小时大概耗时十年,还有前后找到正途的损耗, 十来年的时间做成一件未必非常能满足个人自我追求的事……
人类花一两年学吃饭说话走路这些基本技能,花5年连玩带提升技能熟练程度,6岁开始学基础知识9年,然后16岁进入三年备考,考上了再学四年专业或者六七年专业。这时22到26岁之间。
进入社会再啪叽换一个专业,深耕十年,或者原专业再磨练十年,前后十四到十七年【假设不读博】,终于成为32到35岁时成为这个行业的“专家”,当然绝大多数人不可能成为专家,因为没有一万小时刻意练习和各种因素障碍。
但花这么大代价,走了人生一半的路程,发现天赋不在于此,累死累活完全是在训练自己的短板,结果顶多能和天赋者齐平或者超越那么一点点,值得吗?
到底是做自己想做的事,还是自己擅长做的事,还是看起来表面收益最大的事,结论依然是擅长的事,做好了擅长的事,才有闲功夫研究想做和收益最大的事。
所有人生的困惑,都是因为没按照老天剧本设定的来,拧巴纠结,非要突破。
功利主义者为什么总是收益最大,因为他们从不给自己找不痛快,简单粗暴用长板碾压别人的短板,没那么多虚无缥缈的追求。收益够了,副业再选择风口,万一押对了呢,没押对至少也有主业垫底。喜不喜欢,根本不在功利主义者的候选范畴里。
理想主义者飘忽不定,在自己最喜欢的和自己最擅长的之间来回徘徊,经常主业是喜欢的,副业才是擅长的。风口这种事,也许他们都感知不到。副业做着做着,一不小心超越了主业,则一鸣惊人。
现实主义者主业干脆是主流风口,为了成为那头猪,不惜放弃自己的天赋所在,花所谓的一万小时去强行训练。副业再选择自己擅长的。
最好的结果当然是跟着风口allin一把,在天上飘了一段时间,安全回落人间。可惜大多时候没飞起来,成为造势的一朵浪花,那些天赋没有经过打磨,也日渐黯淡。
还有许多经典题都有相通的逻辑,选择你喜欢的人,还是喜欢你的人,还是条件最好的人,等同于你想做的事,天赋所在和风口行业。
那些经常按兴趣选择工作的理想主义者,感情观也如此,不喜欢的人坚决不选,不管人家是不是对你好,顶多是备胎。而理想主义者眼里的条件好和世人眼里的不一样,大家的风口定义就不同,所以也不可能为名利所动了。
条件好到诱人的,可以成为功利主义者的备胎,但他们肯定选择对自己好喜欢自己的人。舒心。至于自己喜欢的,没那么重要,当一切都很完美时,不介意多一个茶余饭后的消遣。
现实主义者又会傻乎乎地选择条件好的,但大概率还有备胎,对自己好的总也放不下,又修不成正果。至于自己喜欢的,也实在顾不上了,偶尔念一念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吧。可惜啊,付出这么多,条件好的还不一定能够抓得住,毕竟,风口能成就的还是少数人啊。
选择做哪种人都不重要,只是一道有得有失的辩证分析题。年少时是理想主义者,慢慢成了一个现实主义者,但居然发现此现实结果不甚理想,左思右想转成了功利主义者,当一切利益都最大化了,又发现失了初心枉为人,于是不顾一切在生命后期成了理想主义者。
你在哪个阶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