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晃一枪的策略——形战
凡用兵打仗,不可毫无变化,以实打实,必须制造出各种“假象”,分散对手的注意力,进而分散其兵力。
但是这仅限于“假象”,我方必须集中兵力,逐个击破已被“假象”迷惑而分兵的对手。
这就叫做“形人而我无形”。
也就是说,只可分“势”,不可分”形“。以己分”势“,令敌分”形“。简言之,就是以集合一体之”形“,造成多处用兵之”势“,待敌为我”势“所迫,不得不分”形“而抵御,我则可挥师击其弱点。
汉末,曹操为统一北方而与袁绍展开的官渡之战,曹操在谋士荀攸的建议下,成功运用了“形人而我无形”的战争策略。
建安五年,曹操与袁绍相拒于官渡。袁绍派郭图、淳于琼、颜良在白马城进攻曹军大将东郡太守刘延,而自己则率主力到黎阳,准备渡过官渡河。
曹操率兵援救刘延。途中,谋士荀攸劝说曹操:“我军兵少,难于袁绍抗衡,但我军可分势行事。曹公您可派兵到延津,做出一副渡河击其后方的样子,袁绍必然退兵应变。我军再以精兵攻击留在白马的袁军,这样必定可以击败颜良。”曹操对荀攸此计完全依从。
袁绍听说有曹军攻击其后方,大惊,便分白马兵向西去急急相救。
怎知曹操只是虚晃一枪,待袁绍重兵分做二,便率军急行军直奔白马。
颜良慌忙迎战。曹操派张辽、关羽为先锋,颜良不敌,被斩于马下,白马之围于是被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