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首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诗,里面讲述了一种有趣的植物——茱萸。
重阳节插茱萸风俗据说由来已久。晋代周处《风土记》中有“九月九日折茱萸以插头,避除恶气,以御初寒”的记载。到了唐代,这个习俗更是盛行,除了《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外,杜甫也在《九日寓蓝田崔氏庄》里写道:“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古人认为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消灾避难,还能避免瘟疫,所以会直接把茱萸插在发髻上,也会用紫色的布囊包上茱萸的茎、叶或果实,系在手臂上。
茱萸可以分为草茱萸(拉丁名:Cornus canadensis L.,英文名:bunchberry dogwood)、山茱萸(拉丁名:Cornus officinalis Sieb. et Zucc.)。另一种吴茱萸(拉丁名:Tetradium ruticarpum (A. Juss.) Hartley)不是山茱萸科植物,而是芸香科四数花属植物,福建常见,但本篇文章仅介绍山茱萸。山茱萸是山茱萸科山茱萸属的植物,为什么说重阳节插的是这种茱萸呢?山茱萸和吴茱萸果期都包括了重阳节,而且两者都是传统的中药,所以单从习俗看不能甄别。但是吴茱萸的地理分布,是在秦岭以南的各地,按省份来说,最北只到河南的南部。而山茱萸分布则包括河南全境,山东、山西,海拔范围在400~1500米。假如从唐代到现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没有造成植物区系上巨大差异,也就是假设唐代植物的分布范围与现在大致相同的话,那么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里描述登高时遍插的茱萸,只可能是山茱萸。
山茱萸
今天就是重阳节,让我们来“遍插茱萸”吧!
【知识链接】相近种——川鄂山茱萸
川鄂山茱萸(拉丁名:Cornus chinensis Wanger.)与山茱萸的区别在于:川鄂山茱萸的总花梗较长,长5-1.2毫米,花萼裂片三角状披针形,果实小,长6-8(-10)毫米,叶片下面脉腋密被灰色丛毛。而山茱萸则不同,它的总花梗短,长2毫米,花萼裂片宽三角形,果实大,长1.2-1.7厘米,叶片下面脉腋具淡褐色丛毛。
川鄂山茱萸
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里描述登高时遍插的茱萸,不可能是川鄂山茱萸,因为这种植物山东不产。
(本文来自“植物王子”公众号,图片来自网络)
(想要了解更多植物知识,欢迎关注植物王子zhiwuwangzi2017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