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就养成了,春节给别人发祝福短信的习惯。以至于今早7点半醒来,因为这个问题就耗费了快半小时。最后觉得真不想内耗,干脆写写聊聊这个问题。
纠结的是选择哪些人给发微信消息,就这么一件小事,仿佛都需要取舍衡量。有的人以前给我发过,而我理应“回礼”,但感情呢?其实一年过去可能还是慢慢有些隔阂,以至于感情不如以前好,内心其实并不想深入交流;再有有的关系在刚刚逐渐变好,但是又不想在关系里显得过于谄媚,让别人觉得你和人家交友目的不纯,让人家觉得有人际负担;其实,都发了也可以,但是,有些许关系摩擦的人呢,又怕让人感觉低人一等,有些人可能就会得寸进尺,后续呢,依然死性不改,继续让你过的不爽,不痛快。最后,其实只想考虑两种结局,谁都不发和谁都发。
那我们想想,发过之后别人的感受。我们收到祝福短信的时候也会对和不同的人的关系产生不同的感受。发的毕竟是祝福嘛,邪恶了说,可能你并不希望对你不好,或者伤害你的人得到你的祝福。一句场面话也许都不想说,要么各过各的,互不打扰,再说,就这一句场面话,说与不说,也未必就能改变他们什么。那这就只是让人产生了,社交关系上的低位,让别人觉得你可能下一年有求于他,或者有别的目的。不要说什么想多了,那如果没有这些关系,应该是长辈领导给后背和员工发祝福短信才是。
归根结底,还是关系不够那个畅所欲言,让人热情祝福的地步。而真的关系好的,又不太会在乎这些表面的形式,毕竟过去一年你们之间有很多实际的相处经历,不只是表面的客套礼貌。而这样的人,很少。大部分时间,我们不过是公事公办,不想扯入太多私人情感,让自己心累。
那再发发不发的后果,我们纠结或者不发,不就是害怕可能导致的人际关系的冰封或者完全破解吗?有的人不发没事,但就怕别人发了,毕竟客套的祝福,有的人收到也不会再打笑脸人了,还觉得被后背或者员工尊重,可能还会觉得过去一年,帮了人家许多,散发了诸多善意,那说明这人还是看得到别人的付出和好的,或者这人不记仇,能处,在这种祝福鼓励下,下一年可能会对你释放更多善意,大概我们之所以发祝福,就是想通过先释放的善意,来破除人际关系坚冰,解除封印吧。
如果人家没有因为这场面话,对你释放善意和尊重呢?那你就会后悔发过祝福,因为仅存的场面上的善意你都不想给,毕竟这一年,他的确也并没释放多少善意,或者你们就是不温不火的关系。你在祈求别人释放善意吗?生活中又有必要在乎别人是不是对你释放善意吗?难道要对别人的不善意视而不见?温暖一定能改变别人的行为吗?一句祝福又真的能改变什么吗?
有的人非常在乎这种形式,也有的人不在乎。那对这些在乎的,可能发不发的后果很明显,不在乎的,也不一定会达到你想要的社交效果。其实我们不如都不在乎,可以更在乎实际的关系交往,更多注重些真心,也更少些靠关系办事或者过于依赖熟人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