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诸神的恩宠
提到女性励志剧,很多人都会想起日本电视剧《阿信》和韩国电视剧《大长今》,这两部剧都曾在中国引起过轰动。无论是阿信还是长今,她们的成功都遵循着同一路径:出身卑微,从底层做起,永不放弃,历经磨难,最终出人头地,成为身份显赫的大人物。
今天要分享的这本书,女主角也很励志,但与阿信和长今不同的是,她从头至尾都是一个小人物,从来没有成功过。不仅没有成功,最后还输得一败涂地。从世俗角度看,她是个真正的loser。那么,她的励志传奇又从何说起呢?
《万箭穿心》是一部描写当代中国底层劳动妇女家庭生活的中篇小说。这部小说曾荣获《小说月报》百花奖优秀中篇小说奖和《北京文学》中篇小说奖。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由实力派女星颜丙燕主演,于2012年上映,该影片获得了极高的赞誉,在豆瓣网评分高达8.5分。
这部小说的作者,是我国著名作家方方。方方原名汪芳, 1955年生于南京。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她以“新写实小说”作者的身份被读者所熟知。她已出版小说、散文集约60多部,代表作有《风景》、《埋伏》、《在我的开始是我的结束》等。方方现为湖北省作家协会主席、国家一级作家。
小说通过讲述下岗女工李宝莉一家十三年间的生活变迁,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可悲、可爱、可敬的中国普通劳动妇女形象。
故事发生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武汉。李宝莉一家原本过得还不错,虽说她本人下岗了,但她丈夫马学武在厂里当了个小领导,日子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最近,马学武单位分了一套房,房子在长江边上。相比之前逼仄简陋的居住环境,这套两居室简直就是天堂,李宝莉心里甭提有多高兴了。
李宝莉回娘家特地邀请爸妈来看新房。她爸妈都是苦出身,当了一辈子工人,退休后也没闲着,都在外打零工贴补家用。李宝莉她爸会看风水,老人家当时就指出,这房子位置不好,楼下全是放射线状的马路。这种风水叫“万箭穿心”,很不吉利。
听完老爸的话,李宝莉心烦意乱,晚上和丈夫马学武吵了一架。马学武是个小知识分子,以前在厂里当技术员,后来被提拔当了干部。别看他在厂里是小领导,管着一帮人,在家却是妻管严,什么都听老婆的,李宝莉说东,他不敢说西。不过,他也不是一点脾气都没有,自从当上了领导后,他偶尔也敢和李宝莉顶嘴了。当然,只是偶尔。
他们夫妻结婚将近十年,儿子小宝都九岁了。李宝莉没文化,小学毕业就出来打工赚钱了。年轻时她颇有姿色,是“厂花”级美女。当年,追她的人比等公交的人都多。她之所以能看上马学武,就因为马学武是文化人,她相中了这只“潜力股”,觉得他以后一定会有大出息,这才嫁给了马学武。两人当初你侬我侬,然而十年过去,柴米油盐的家庭生活早已磨平了恋爱时的激情,由于文化水平差距太大,他俩早没了共同语言,彼此之间的交流仅停限于吃喝拉撒。两人不说话则已,一说话,十句里有八句是吵嚷,打闹成了家常便饭。他们是同一屋檐下的两个陌生人。
搬新家当天,因为一些琐事,李宝莉当着搬家工人的面,再次狠狠训斥了马学武,连工人们都开始打趣马学武了。马学武身上有着小知识分子的傲气,士可杀不可辱,当天晚上,他心平气和地向李宝提出了离婚的要求。别看李宝莉平时在家咋咋呼呼,一幅母老虎做派,关键时刻,她却怂了。她知道,马学武这次不是吓唬她,她骑在马学武头上好多年,从来没想过有一天会被马学武抛弃,现在听到马学武不容商量的语气,她慌了,真慌了。
李宝莉是个急脾气,扭头就把这事告诉了闺蜜万小景,让她帮着给出主意。万小景的丈夫是个大富豪,心比萝卜还花,在外面包养了很多女人。所以,万小景怀疑马学武也出轨了。她提醒李宝莉,让她多观察马学武的一举一动。
有一天,马学武没回家吃饭,李宝莉想起了闺蜜的话,就偷偷跑到工厂门口盯梢丈夫。没想到,万小景猜对了。马学武和他们厂打字员搞起了婚外恋,还和打字员一起去开了房。马学武万万没想到,他和情人前脚刚踏进旅馆房间,后脚李宝莉就从旅馆前台那里骗来了房门号。李宝莉怒火中烧,直想扑上去打死这对狗男女,但她突然想起闺蜜的嘱咐,那意思就是“偷偷地进村,打枪的不要”,李宝莉强压怒火,坐在马路牙子上想了半晌,然后找了个公共电话亭,拨通了公安局扫黄举报电话。
一夜之间,厂办主任马学武嫖娼被抓的消息传遍了大街小巷,马学武丢了乌纱帽,不得不重回车间做技术员,那个打字员也离开了工厂。李宝莉告密这件事,除了李宝莉自己和那个旅馆前台,谁都不知道。有这个把柄在手,李宝莉在家更跋扈了,而马学武自知理亏,从此再也不敢和李宝莉争了,凡事只能逆来顺受让着她。马学武精神极度压抑,却还不得不和李宝莉继续过下去。
面对身心俱疲的骆驼,压死它只需要一根稻草。压死马学武的那根稻草叫下岗。九十年代国企都搞改制,技术员马学武成了黑名单上的人。听到自己即将下岗的消息后,马学武万念俱灰,连班都没上就直接跳了长江。
李宝莉怎么也没想到,她搬起石头反砸了自己的脚。马学武死了,家里的顶梁柱塌了,一家人眼下的生活都成了大问题。为了多赚钱,她辞去了批发市场帮人看摊的活儿,经熟人介绍,到当时武汉最繁华的汉正街上当起了“扁担”。“扁担”是武汉话,意思就是挑夫,一般只有壮汉才干这种粗活。这种活儿,又累又不体面,但好处是每天工资现结,多干多得。
自从当了“扁担”,李宝莉天天起早贪黑,把自己当驴使。每天的工资都悉数交给住在一起的公婆手里,她自己身上一分钱都不留。李宝莉婆婆本来就不喜欢她,马学武死后,她婆婆更是把丧子的怨气都发泄在李宝莉身上。在她的教唆下,小宝和李宝莉越来越疏远,可悲的是,李宝莉每天早出晚归忙着赚钱养家,根本就没觉察到这种微妙变化。
李宝莉在挑货的过程中,能吃苦,热心肠,又仗义,积攒了很多客户资源,生意一直不错。当然,她也遇到过各种是非,但她都能凭借自己强大的内心一一化解。有一次,有地皮流氓找茬,李宝莉和他们对打起来,腿被打瘸,去医院缝了七八针。即使如此,李宝莉也没有一句怨言。小宝是她唯一的希望,这孩子从小学习就特别好,每次考试总是名列前茅。李宝莉想,自己再苦也要咬牙挺过来,只要能供小宝念完大学,自己就算熬出头了。
时间一晃,十多年过去了,小宝果然不负众望,顺利考入名校就读。四年后,他进入一家合资公司工作,月薪一万,在九十年代,这个工资水平可以说是天价了。
下岗女工李宝莉,仅凭着自己的一副身板,一根扁担,一双脚,硬生生地做了十三年苦力,把小宝从懵懂儿童培养成了社会精英,她内心无比自豪。尽管这十三年里,她先后丧夫丧父,从颜值颇高的美少妇沦为了灰头土脸的女民工,她每天风里来雨里去,没过过一天好日子,所有钱都花在了公婆和小宝身上,但她无怨无悔,马学武的死让她一直很内疚,她是怀着赎罪的心情来做这一切的。再说,小宝那么优秀,她付出再多,都觉得值!
春节时,小宝单独约李宝莉在阳台上谈话,他像当年马学武提离婚一样,很平静地告知李宝莉:不久前,他在武昌买了套别墅,准备过完年就和爷爷奶奶搬过去住。为了凑首付款,他要把现在这套房子卖掉。末了,他让李宝莉赶紧找房子。听完小宝的话,李宝莉惊呆了!她就像被鲁四老爷厌弃的祥林嫂一样,半天没缓过神来。小、小宝这是要……要和她断绝关系啊!她还是不敢相信这是小宝嘴里的话。大概是看出了李宝莉眼神中的疑惑,小宝干脆打开天窗说亮话了。
原来,这些年小宝一直活在童年阴影里。小时候,家里三天一吵五天一打,他见惯李宝莉欺负马学武,心里早恨死这个妈了。上高中时,他从旅馆前台那里得知,马学武“嫖娼”被抓,背后的告密人正是李宝莉!当时他就下定决心,这辈子绝不原谅这个女人!
现在,小宝就是要用这种方式报复李宝莉。李宝莉一下子像掉进了冰窟窿,浑身直哆嗦,她知道报应来了!她脑子里突然晃过一个画面:多年前,她爸说:这房子风水不好,这种风水叫“万箭穿心”。 李宝莉能不搬吗?不行!在这个家里,已经没有她说话的份了。早在马学武自杀后,在婆婆强烈要求下,这套房子的产权就已经过户给了小宝。当时,李宝莉内心有愧,一心想着赎罪,婆婆说什么她就答应什么。没想到十几年过去,她竟跳进了自己挖的坑里。
受了晴天霹雳般的打击,这下李宝莉该绝望了吧?她会不会也跳江啊?然而,并没有。她苦想了一夜,次日清晨,当公婆和小宝还在睡梦中时,李宝莉把家里的房产证、小宝的出生证明、老照片等重要资料整整齐齐摆在客厅桌子上。然后,她用扁担挑起她的行李(衣物和被褥),轻轻关上门,大踏步走了。李宝莉去哪儿了?——汉正街!年过半百的她又重新当起了“扁担”。喧嚣热闹的汉正街才是她的天地,在那里她像蝴蝶一样自由,她走到哪里,哪里就响起欢声笑语。故事至此,戛然而止。
李宝莉是社会底层的劳动妇女,她身上有令人生厌的一面,比如大嗓门、粗俗市侩、愚笨执拗、不修边幅,大大咧咧,但她的闪光点也不少,比如肯吃苦,讲义气,有责任心,积极乐观,内心强大!下岗、看摊、捉奸、做苦力、打群架、被家人扫地出门……在她身上发生的这些破事,没一样是体面事,一般女人都死十回了,她却硬生生扛住了!而且,还越活越带劲,越活越欢腾!就凭这一点,让人怎能不爱她、不敬她?!
李宝莉的人生遭遇,让人联想起一位老人。他就是《老人与海》里的圣地亚哥。圣地亚哥一连出海84天却一无所获,后来他捕到一条巨鲸,返航途中巨鲸被群鲨残食得干干净净,只剩一具白骨。精疲力竭的圣地亚哥两手空空上了岸,没有人知道他曾多么英勇地战胜过巨鲸和群鲨,只有远处那具白骨知道发生过什么。凡有蓝天大海的地方,都可以作证,圣地亚哥才是真正的海上霸主、无冕之王。
《万箭穿心》里的李宝莉,就是另一个“圣地亚哥”。故事结尾,她看似白忙活了一场,最后啥也没落着,还被赶出了家门。这和圣地亚哥双手空空回到茅屋是一样一样的。然而,他们真的是生活的loser吗?不!海明威说:“一个人只能被摧毁,却不能被打败。”圣地亚哥是那种永远都不会被打败的人,李宝莉也是。
俞敏洪说:在绝望中寻找希望,人生终将辉煌。和生活死磕到底的人,无非两种结局,一种是做了人上人,另一种是继续在底层摸爬滚打,很可能还会遭受到来自其他底层人的鄙视(奴性你懂的)。李宝莉显然属于后者,她一直在战斗,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她有颗火热的心,无论生活怎样黑她虐她凌辱她,她都对生活报以热吻。她痛并快乐着,从不后退半步,直到最后苦难都拿她没辙了。没错,在她面前,苦难都认输了……
李宝莉没能获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但她却收获了另一种成功。从人文角度来看,她活出了“人”的本色,是一撇一捺站立的“人”!她看似蠢笨如牛,没心没肺,实则耿直豁达、有情有义。受尽苦难,仍不改天真;出走半生,依旧赤子之心。这,大概就是李宝莉独特的人格魅力吧。所以,我们才会如此深爱她。
《万箭穿心》是一部典型的世情小说。它遒劲中现幽默,苍凉中藏暖意。李宝莉的另类逆袭,给人以无穷的希望与力量。结尾处,汉正街一位工友的话,堪称是小说的点睛之笔。那句话是——“只要宝莉一来(汉正街),满街都能听到她的笑声”。看,李宝莉“打不倒”的形象,被刻画得淋漓尽致!隔着纸张,我们都能听到她那爽朗的笑声。
在本书前言里,著名文学评论家施战军写道:“世相无极。我们尽可以从观察、勘探、分析、判断事态人心、人情世故,找到生活肌理与人间伦理的潜隐状态。有心人仍可觉察出它们的整体的省视所向。练得慧眼者,自会为人寰观其世道;深谙文心者,自会为尘间把其脉象。 ”
李宝莉不是“一个人”,她身后站着许多像她一样苦苦奋斗的普通人。无论身处山巅,还是跌入谷底,他们都怀着“打不倒”的心态积极地生活,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在他们眼中,所有的苦难最终都是垫脚石。
2018.8.15日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