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认为《红楼梦》第十回最是无趣,理由是,这一回几乎全是过场戏,没有中心事件,也没高潮。其实,越是这样的过场戏,越需要认真地读,耐心去读。也正如人生一样,除了跌宕起伏,还有波澜不惊。
下面我们先来梳理一下本回的主要内容:
金荣对秦钟仗着宝玉和他好就目中无人,十分不满。回去跟自己的母亲诉说了学堂的闹心事儿,母亲训斥他不懂事儿,能去上学已经是攀了高枝,还能得到薛大爷的救济,不能不知足,再要找这么个地方,那可比登天还难呢!让金荣老老实实的顽一会子,睡他的觉去。
情绪是有传染性的,金寡妇虽指斥了一通儿子,但屈辱和不满也许还留在心里,于是嘴快,把事情告诉了小姑子璜大奶奶,璜大奶奶勃然大怒,扬言这就要去找尤氏评评理,金寡妇不让,不过却也拿她这小姑子没辙。
璜大奶奶带着气色来到了宁府,尤氏看出来她不高兴,先发制人,把闹学堂的事情和可卿的病情和盘托出,贾珍又热情招待了璜大奶奶,后来璜大奶奶也不好意思把刚来时的初衷说出口来了。
冯紫英来宁国府,给贾珍推荐了幼时从学的先生张友士给秦氏看病,张大夫诊断高超,还开出了一剂药方。
以上只是简单梳理,具体来说,本回有两点值得一说:
一、尤氏和金氏“打太极”,谁更胜一筹?
文章的前半部分主要写金荣的姑妈璜大奶奶,这个人物你别看她在本书中只是个微不足道的小角色,不过她可不简单。
你看她,在她嫂子面前表现出怒气冲冲,愤世嫉俗的样子,让人感觉她很威风,很强大,似乎要去宁国府打架,非得讨个说法。
但是当她真到了宁国府,见了尤氏,她却怂了。文中写到,她也未敢气高,殷殷勤勤叙过寒温,说了些闲话,方问道:“今日怎么没见蓉大奶奶?”尤氏说道:“他这些日子不知怎么着,经期有两个多月没来。叫大夫瞧了,又说并不是喜。那两日,到了下半天就懒待动,话也懒待说,眼神也发眩。”
后面尤氏又语重心长地跟她说了很多,仿佛是在诉苦,又像是有意无意间就专门说给她听的。后来,金氏听了这半日话,把方才在他嫂子家的那一团要向秦氏理论的盛气,早吓的都丢在爪洼国去了。
正是说话间,贾珍从外进来,见了金氏,便向尤氏问道:“这不是璜大奶奶么?”金氏向前给贾珍请了安。贾珍向尤氏说道:“让这大妹妹吃了饭去。”贾珍说着话,就过那屋里去了。
金氏此来,原要向秦氏说说秦钟欺负了他侄儿的事,现在听见秦氏有病,不但不能说,亦且不敢提了。况且贾珍尤氏又待的很好,反转怒为喜,又说了一会子话儿,方家去了。
之前看似威风的璜大奶奶,后来实在令人失望,从怒气冲冲而来,变成了“未敢气高”,着实可笑。
文中的细致描写,把璜大奶奶的嘴脸和性格刻画得入木三分,就这一回对璜大奶奶的描写,绝对顶得上契科夫的那篇名作《变色龙》,这璜大奶奶也仿佛表演了一回咱们的传统绝活——变脸。让我不得不佩服她的演技,如果穿越到现在,璜大奶奶瞬间就可以秒杀所有的好莱坞影后,摘得桂冠。
如果说璜大奶奶的精明,是我们用肉眼就可见的,那么另一个人的精明,我们却得用放大镜仔细观察才能发现,她便是尤氏啦。
从金氏走后,从尤氏夫妇的对话:“她一进来脸上倒像有些个恼意似的,提起媳妇的病,她倒渐渐气色平和了。”我们可以看出,尤氏一开始就看出了金氏脸色不好,也注意到了她从来到走的表情变化,从字面上乍一看,尤氏似乎并不知道欺负秦钟的是金氏的侄儿,不过依情理推测,在红楼梦如此注重人际关系、身份背景的传统文化大环境中,尤氏对人的行为表情都能观察入微,不太可能不知道这些厉害关系。
所以,我们进一步分析,尤氏应是故意装作不知,抢先一步堵住了金氏之口。作者设此段文字,故意让尤氏看起来像不知情,也可能只是说明金氏的心机之深以及在人情世故上的老练,另外,像金氏这号人物在她这真正的主子面前,根本无足轻重,随便几句话足以让金氏这种地位低一些的人战战兢兢。这便是世俗的权势及地位的威力。
读完前半部分,我们领略了金氏这一类在中低层摸爬滚打的人物的本事,她不仅代表自己,也是她那个阶层的代表。在本回,我们也见识了尤氏的心机和理家能力。在这场金氏和尤氏的“太极”对决中,我觉得尤氏先发制人,是占了优势的,她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于无形之中把金氏“打”的心服口服。
二、秦可卿突然得病之谜
我们知道,《红楼梦》堪称一部多视角的大剧,作者转换视角的手法可以说相当高明,善用“穿针引线”之法。本回的视角从金荣母子转换到金氏,再过渡到尤氏夫妇,可谓是接续自然、“无缝剪辑”。更难得的是,它不仅完成了视角上的切换,也实现了从“闹学堂”到“秦可卿生病”这两个事件之间的过渡。所以本回后半部分就是写秦可卿生病之事。
《红楼梦》中的病秧子角色虽不少,但秦可卿的病却是来的蹊跷,和她的生世一样都是个谜。
文中写道秦可卿突然病了,且症状很像怀孕,但大夫却不敢确诊,事情很是蹊跷。原文:尤氏说:“他这些日子不知怎么了,经期有两个多月没有来。叫大夫瞧了,又说并不是喜。那两日到下半日就懒怠动了,话也懒怠说。”
对于秦可卿的病情,似乎尤氏和贾珍比儿子贾蓉更紧张和关心,尤其是贾珍,反倒是贾蓉显得很冷漠。我们再联系之前的回目中焦大说的“爬灰的爬灰”,不能不让人联想到这不正常的公公和儿媳关系,于是开始猜想秦可卿这病应该是心病,可能是因为怕关系泄露,还有就是担心万一怀孕了,生下公公的孩子该怎么办?
从贾蓉的冷漠来看,也许两人已经很久没有夫妻之实了,所以他感觉秦可卿不是怀孕,或者说就算怀孕那也不是自己的?不过这都只是猜想和推定而已。
就连贾府里的医生也意见不一,有说是怀孕的,有说是病的,又都不敢定论。
后来,贾珍邀请冯紫英推荐的张友士来给秦可卿看病。他看了秦可卿的情况,果然一针见血,说得痛快,听得也明白。
先说已经被庸医给耽误了,这病尚有三分治得,希望渺茫。若是睡得着觉,可添二分。
张友士的话不仅说出了病根,还把秦可卿的性格替我们点出来了:“据我看这脉息:大奶奶是个心性高强聪明不过的人,聪明忒过,则不如意事常有,不如意事常有,则思虑太过。”通过张友士的诊断,我们也可以看出,秦可卿是一个要强的人,还很聪明,关键是想的太多,病由心生。
综合一下,秦可卿之所以会生病,可能有很多原因:
①秦可卿管理宁国府,那是费心费力的差事,虽然风光,不过也很操劳,身体不好也确实吃不消。
②与贾珍的不正当关系,令她内心不安,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③弟弟秦钟不好好学习,惹是生非,也让她操心。
④聪明的人就比别人想得多,想得多就易生烦恼。
说完病因,我们再来说说病情。
通过望闻问切后,张友士对脉象的描述也特别具体和形象,进一步,他给出了判断:“水亏木旺”。用现代大白话来说,也许就是类似于抑郁症之类的心理疾病,再加上由心理因素导致的内分泌失调和月经不调,失眠,食欲不振等。
于是张先生给开了一副中药叫益气养荣补脾和肝汤,是和肝、益气、健脾的药方,兼有补血,降火,助眠的功效。
从这药名和里边用了很多名贵药材来看,我们也可以推测,秦氏大概已经病入膏肓了,扁鹊在世或许有一线生机吧?
最后贾蓉问:“这病与性命终久有妨无妨?”先生回答:“人病到这个地位,非一朝一夕的症候,吃了这药也要看医缘了。依小弟看来,今年一冬是不相干的。总是过了春分,就可望全愈了。”也就是已经耽误到这地步了,这病要不要命主要在于心上,能不能好也全看缘分了。”
本回里,我们看到生命的无奈和局限。在生命中,每个人都要经历自身的种种磨难,有生老病死,还有相互的折磨,冷言冷语、流言蜚语等等,不管哪个阶层的人,活着都不易。
在贾府这潭看似波澜不惊的“湖水”下,藏着太多不为人知,见不得光的秘密,掩盖不住人们骨子里的贪嗔痴,冷漠与粗暴。
红楼梦里的许多人物,正如那笼中之鸟,池中之鱼,困在其中难以逃离,其中就有秦可卿,也许生病以及后来的死去,便是最好的一种解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