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永远知道我这里的天气,告诉我是不是该添衣服了,而我,永远不知道她那里的情况,不知道她在做什么。
上学的时候,我远在江西,基本上每周都会打电话回家。在外读书的学生,都会有这个习惯,打电话报平安。我们也知道远离家乡,父母一定特别担心,所以每周打电话就像周一上课一样,写在课表里。
那时候,我会想,因为打电话这件事,我一定是父母值得骄傲的好孩子。要是赶上有客人在家里,爸妈接到我打来的电话,再说上几句关心的话,他们也一定会炫耀的说,这孩子每周准时打过来电话,怕我们担心。
现在想想,她们的要求是多么简单。
电话一般在周六打过去,可能是六点、七点,也可能是八点,但是妈妈从下午点开始守着,如果六点没有打过去,她就开始担心,是不是出了什么事情,然后开始瞎想,但是却不敢将电话打过来,因为她又担心我可能正在忙着重要的事情,电话会打扰到我,而我可能在和同学吃饭,可能只是忘记里,而她只是边担心边等,直到接到电话才安心。我不知道那短短的几分钟或是几小时对她来说也许是那么的煎熬。
我的电话只是例行的报平安,报生活,偶尔会问一问她的状况,也许之后就忘记了。
妈妈也是会打电话过来的。江西下大雨了,会打过来,有大风了,会打过来,出现了社会事件了,会打过来。那时候我才发现,从我离开家的那天起,妈妈的生活中就多了一项事情,关注一切关于江西的事情—天气、交通、政策、事件,一切有关的,她都关心。
而我,离开家之后,再也没有看过家里的天气预报,不知道夏天什么时候离开,冬天什么时候来临了,天气软件的定位永远是我所在的位置,没有多余的添加;再也没有看过家里的政策变化或是发生的事情,好像那一切不是我该关心的。
工作之后,离家不远,但是回家不是很频繁。生活中社交多了,就会忘掉很多的事情,不回的时候也很少打电话告诉爸妈,好像这已经是一种新的习惯。电话早已不那么频繁,借口就是我长大了,我有我的社交圈,会很忙,也有很多无奈。但是我忽略了她仍在等待,等着我的电话。我不知道电话铃声对妈妈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后来,每周五妈妈会微信问我,这周回不回家。她从来不打电话,因为怕打扰我工作,只有我说我没事的时候她才会打过来。如果我说回去,那么周五的时候她就开始计划着我周六中午吃什么,晚上吃什么,周日中午吃什么,下午几点走,屋子提前收拾好,东西提前准备好。
而我,从来不去在意,而她,从来都不会多说。
后来,我失业了,持续半年没有工作。我不敢打电话回家,总觉得那个值得她们骄傲的女儿现在很落魄,让她们失望了。不知道该怎么面对她们,有时候会怕他们的责备。
难得打一次的电话,也只是简单的说:我很好,没事,别担心。
那之后,我发现妈妈打给我的电话频繁了,她会问我,工作找的怎么样?钱够花吗?有什么事和家里说,别自己扛着。她会告诉我身体最重要,其他的都是小事。她会告诉我,没有谁是一帆风顺的,生活都会有坎坷的,想开了什么都能过去。她会让我学会放松心态,学会面对生活。她会告诉我一定要记住家永远是我的港湾,永远的。虽然她其实从来都不擅长表达,但是好像这一次她把能说出口的爱都说了,我知道她们担心我,比我自己的担心多很多。
唯一没有给我的就是责备。
我是多么的庆幸,我还是个孩子,我的悲伤有她们为我分担,但是爸爸妈妈的伤永远都是自己默默的舔舐,因为我从来不曾见过。
对着电话,我哭了,但是我不想让她知道,我想她是知道的,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她没有揭穿我,只是等着我,安慰我。
我才发现,我不打电话,什么都不说,她的内心是多么多么的担心,电话的那头又是多么多么的忐忑。
她的要求不过是那么的简单,只要我健康快乐就好,只要她知道我健康快乐就好。
在我和爸爸妈妈的关系里,他们原来爱的那么“卑微”。而我,能给的爱,又是那么的少,少的可怜,我还自以为我爱她们。
“闺女,听说你那下雨了,出门别忘了带伞。”
“闺女,我看新闻说你那最近挺乱的,平时早点回学校。”
“闺女,明天回家吗?想吃什么?“
“闺女,别担心,不行咱就回家,妈还能养你。“
什么时候这声“闺女“换成”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