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去做头发,帮我洗头的是个小男生,我猜他应当是95后。
他有一句没一句地给我推荐他们的洗头护理套餐,还管我叫“姐”,但明显能感觉出不是那种话多健谈的小孩儿。
头洗完了,他跑到外边去了,我随口问帮我剪发的店长,刚那小孩儿多大?
店长说,2001年的。我怔了一下下,顿感惊悚,00后都开始出来混了?
but,2001年的,不是才15岁吗?
店长随口说:不好好读书嘛,有什么办法。
估计是农村跑出来的小孩儿吧,如果是城里的孩子,再不好好读书,父母也不会让他辍学的。因为城里普遍比农村重视教育。
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说楼下的保安叫我阿姨,我气得要买凶杀人,因为他那张不太稚嫩的脸,实在不像我的侄子。可这个一直叫我“姐”的小男生,理应是读初中的年纪,走在大街上,背个书包,叫我“阿姨”才毫无违和感吧?
15岁唉,不应当是在美发店帮人洗头,管一个大自己20岁的女人叫“姐”的年纪。
可是他辍学了,而他辍学,不见的是家里穷,很有可能是觉得读不读无所谓。读当然好,但是,不读,也不见得能糟到哪里去。
❷
特别巧,这两天,朋友圈被一篇文章刷了屏,叫《残酷底层物语:一个视频软件的中国农村》,也提到了农村辍学的现象很严重。
里边有这么一段:关于中国农村教育情况,我再给你一个不乐观的数据了解其现状。2016年,中国农业政策研究中心基于四个省24931名农村中学生的数据,得出结论:农村地区整个中学阶段(初中、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的累计辍学率高达63%。比这个数据更严重的是,现在很多乡村少年辍学并不是因为穷的上不起学,而是他们的家长和自己都打心眼里觉得读书没什么卵子用!读书一是难,二也是没见读书的多挣几个钱。而早早出去打工,或者做个牛逼哄哄的社会人岂不乐哉?
在我的老家,我们这一代,甚至比我小十多岁的堂妹的同龄人中,很多人都初中没毕业或者初中读完,就不再读书了(是真的再也不读一本书了)。也不是家里穷,供不起,家里其实也希望孩子好好学习,然而,教育资源有限,只有学习特别好的才有机会升学,所以,很多人的最高学历,是一张初中毕业证。
我现在都记得很多年前,北京的表哥不爱读书,逃学,姑姑姑父愁得不行不行的,又是联系别的学校,又是咨询教育专家,想方设法,一定要让表哥把书读下去。而如果在农村,遇到这种情况,好吧,不想读了是吧?包工去吧,反正最终也没几个升入高中,才不给你费那个心思。于是工地上,常常会看到稚嫩的脸,整天乐呵呵的,完全不为自己的前途担忧,因为他的堂哥堂姐也都这么过来的。
十多年过去了,现在,我那些初中毕业的同学,很多也在城里安了家买了房,也有很多,虽然在老家,但是生活也算优渥,要么做着自己的小生意,要么有某种稳定营生,总之日子过得也蛮红火。也有一些,继续在工地包工,收入可能比我还要高。我是比人家多上了几年学,但从来不觉得人家的生活方式比我有什么不好。
所以让我说读书有什么用,从收入啊或者物质生活来证明,是有点儿可笑的。
但是很多比我读书多的人可以证明知识是可以变现的,最典型的,罗辑思维的罗胖不就一直在贩卖他读的书吗?六神磊磊正是因为读多了读透了金庸的书,坐拥几百万的粉丝。
所以,有的时候不是读书没用,而是你读的少或者读的不好!!
❸
前几天高考时,有过来人这么安慰考生,读什么大学并不决定你的未来,决定你未来的,是你的出身、相貌、胆识、脸皮、口才、酒量,还有你投胎的那个村子有没有拆迁……
听上去,像是又一个读书无用论的支持者。但是,我还是主张要读书。这里读书不单单指上学,很多人可能拿到了博士学历,也未见得读书多,也就是传说中的,有学历,“没文化”,而有的人,可能并没有学历,可是却非常有文化。
这阵子刚好看过一个段子,是这么说的:为什么要读书???
举个例子:当你看到夕阳余晖,孤雁翱翔……你的脑海浮现的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不是:“卧槽!卧槽!!好多鸟!好多鸟!!卧槽,太他妈的好看了!”
谁听了都会乐一乐,读书无用论会反驳,那又怎么样,读书或许会改变你的谈吐,增加你的词汇量,让你显得有文化,但是你挣的钱,不见得比小区门口卖杂粮煎饼的农村阿姨多。
这么说,读书,真的没有卵用了?
❹
如果说读书给我带来了什么好处,那就是开拓了我的眼界,丰富了我的心灵吧。我从读书中收获了很多,如果有好长一段时间没读书,就会觉得焦虑,说“面目可憎”有些夸张,但是会不舒服,心很慌。
而且读书不见得要变现啊,取悦自己可不可以?只要你喜欢,你开心,你爽,为什么要那么功利?
此外,喝然读了很多书还是很穷,还是很底层,但,作为一个读过书的穷人,我知道茴香的茴有四种写法,知道小西红柿才不是什么转基因产品,也知道饥荒其实是人类开始种植生活后一个饶不开的问题。不再是个浑浑噩噩的人,而是一个明白的人。
而老秦,一个比我还喜欢读书的人,比我挣钱还少的人,是这么评价读书这回事的:
1.读书或许不能改变你的处境、你的阶层,不能改变事物本身,但是可以改变你对事物的看法。
2.两个人同样是活到八十岁,一个像昆虫一样不去思考,按照本能去生存,另一个读书的,思考的,感悟生命的,两人相比,虽然都是八十年的寿命,但是生命质量应该也是不同的吧,因为后者对生命的理解更多。
3.读书和思考会让一个人变得更加敏感,当你看到相应美景,脑中浮现出“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或者“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此时,这种美会有一种灵性的升华,或者说,随时随刻都可以给幸福加上一个红buff。
4.当然,这种敏感同时也会加深个体对痛苦的感受,随时随刻都可以给苦难加上一个蓝buff。这种对痛苦的敏感并不是绝对的坏事,因为那会使一个人更容易理解他人,当你体会到“去年元月夜。花市灯如昼,今年圆月夜,花与灯依旧”的悲伤与无奈时,自然不会对他人的痛苦无动于衷和麻木不仁。
读书可能没什么卵实际作用,但是,不读,人类大概还在“卵”里头。
简书原创,转载请联系李清浅索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