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昨天开始就一直在思索第一节课该如何去上,是该简单介绍一下就开始步入正题还是该先相互熟悉呢?果真是一个人的思维是有限的,当和小沙粒、小新月和小竹笋班的班主任简单交谈后,我认识到了感情建立的重要性和带孩子到校园中的不易。但直到刚刚提笔的那一刻,我想我真正的确定了第一节课的内容。
今天拿到书本和仔细看了试卷后,我发现自己依旧不希望我的孩子们把科学学习当成负担,不希望他们要通过做题背诵去记忆。因此,我脑中涌现出一个个的想法又一个个的自我否定。最终我还是认为可能科普小文章和写绘记录会好一些。而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这些习惯和意识呢?无非是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的。
对于我接手三年级,可能对孩子们来说会有些许不适应,因为三年级只有科学老师是新教师。如何让孩子们接受我呢?下午我一直在思索,我去逛了校园,看了孩子们的一些作品。我想,我可以以一个新人的姿态去面对他们。而若第一节课的内容设为《探索自然》的话可能会讲不完,因为我想要他们去感知生命与非生命、认识到生物的起源、植物的起源乃至动物的起源。这些宏观的认识我想对后面的学习将会是至关重要的。第一课的内容设置也就一直在《问题银行》与《探索自然》中徘徊不定。直到刚才,我想我要设定为《问题银行》,就像蔡宁老师说的带学生到校园里要提前给他们讲二十分钟规则一样,我和孩子们熟知也应花更多的时长!
开学第一课的大体设置:自我介绍-走进校园的一草一木-走进小沙粒-科学课的一些规则-提出一些问题-孩子引伸提出更多问题-开设问题银行-问题银行规则的设定-学生自我介绍留为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