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这首脍炙人口的七言绝句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山行》,描绘的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
一年四季中,有春的活泼,夏的洒脱,秋的肃穆与冬的冷酷,可不知几何时,我越发喜爱这琅琅上口诗句中透出的恬淡之秋。
说到秋,不得不先说说春、夏、冬。
无论古今中外,春天带给人的印象总是美好与欢快。万物从寒冬苏醒,百废待兴,连犄角旮旯处都洋溢着积极向上的希冀。明媚的春光,穿过雾蒙蒙的窗棂和帘幕的罅隙,洒向慵懒在塌、睡眼惺忪的你,那种奇异的感觉,早已封存在儿时甜蜜的回忆里。如若你意图赶在春暖花开时分,携着三月的烟花下扬州,那烟波飘渺的瘦西湖畔裹挟起凛冽的寒风,让人幡然领悟到春寒料峭的翻脸无情,再高昂的踏春兴致也会阑珊,继而无趣了。
当温婉的春天与严冬尚在千丝万缕般纠葛不清时,热烈奔放的炎炎酷暑已大步流星的赶来,使春潮的那一丝温存犹如昙花一现消失得无影无踪。奈何骄阳似火,浑身衣襟被热毒蒸腾出磅礴的汗雨浸湿,使平时行事产生诸多不便,更不堪蚊虫的滋扰,对于类此种种夏日的盛情优待,我实在无福消受半分。
而提起冬季,光脑海里念想一下也冷不丁让人打个寒噤,精神为之抖擞起来。那狂寒肆虐的劲风,哪管三七二十一,呼啦啦吹得路上行人犹如缩头乌龟一般。然而此地处江南一隅,倒不至于大雪埋路、积雪过膝,但冷面无私的气候,实在让过惯了春花秋月的江南人士颇为胆寒。
然而真到了秋黄季节,那一派枯树横伸、残叶漫飞般萧索的景象,又赋予了秋万种情愁,引的多少文人骚客吟诗作对,诉诸衷肠。
“自古逢秋悲寂寥”固然给人一种衰败与凄凉的感觉,为些许人所不喜。可世上万事万物皆有生死轮回之道,需知只有消亡才有新生,只有此消才能彼长。如若没有秋天,金黄的麦子何时才能收割?如若没有秋天,朴实的庄稼汉子何以为生?且看每年金秋十月,首都香山的火红枫叶漫山遍野,飘零的碎花洒满了林间与坡道,远远眺望那一片血染的风采,岂不是比杨柳飘絮、樱花凋零来的更摄人心扉、更荡气回肠?
唯独秋,有一种宁静致远的品格,既不谦卑也不傲然的鹤立于四季变换之间。她在经历了冷酷的严冬、懵懂的春天、热情的夏日之后,渐渐回归理性,趋于成熟。对庭前花开花落,她宠辱不惊,望天空云卷云舒,她无意去留。也只有成熟了的秋,才能焕发出这份飘逸的洒脱。这份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是一种圆润而不刺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更是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
秋不但表现出成熟稳重,肃穆端庄的神情,她还有俏皮可人,温婉动情的一面。
每当立秋时节,数日淫雨之后,人们会以为气候将有所降温的时侯,秋天像是一个爱恶作剧的孩童,在不经意间呼哧起刚刚消散的暑热,让人连连哀叹看不懂这份天气的变幻无常,也应验了“秋老虎”这名副其实的威名。
立秋过后,便是最惹人怜爱的金秋。这时候的秋,呵出凉凉的风,捎带着桂花的暗香,轻撩着你的面庞,浮动着你的心房。这股风,比春风更迷醉,比暑气更清凉,比冬风更有人情味儿。这时候的秋,氤氲着她与生俱来的恬静与知性,宛如风姿绰约的少妇,那一笑一颦之间,尽显妩媚动人。
我爱秋,爱她淅淅沥沥的丝丝秋雨,在这江南小镇上缠缠绵绵,宛若跌落凡尘的精灵,轻歌曼舞,却又飘渺无着。秋雨滴落着秋思,秋雨也难掩秋思。在雨夜听秋雨,有多少往事随叮咚雨声叩启了灵魂的门扉?又有多少游子辗转难眠,思乡的情绪伴着滴答声响潜入团聚的梦境?
我爱秋,爱她风轻云淡、秋高气爽的月圆之夜。“碧空遥挂飞天镜,皓色千里澄光辉”。秋夜的园月,不但特别圆,更尤其亮。这份明亮,更映衬着秋的清澈与宁静,犹如庭下的积水上,漂泊着几片经瑟瑟秋风吹落的黄叶。黄叶承载着忧思与哀愁,如浮萍随风徘徊,徘徊在寂寥的月夜里。秋月是琴,月光是弦。心在弹,情在吟,魂在伴。尽洒天堂人间,如天使拂袖,抚慰离愁别绪。如蝶影翩翩,弄湿多少泪眼花香。
此刻,耳畔回响起毛宁的《晚秋》,熟悉的旋律声牵引着我的思绪随着秋水伊人,逐渐远去,远去…
在这个陪着枫叶飘零的晚秋
才知道你不是我一生的所有
暮然又回首
是牵强的笑容
那多少往事飘散在风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