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到了一段Dr.魏关于分享教育的一些理念,主要内容包括两个方面:
1、分享的前提是明确“物权”的概念;
2、分享教育应该是培养换位思考能力的过程。
在以上内容中,思维飘散了很多,下面就粗浅的谈一谈。
关于物权
面对分享的情景下,我们经常看到,小朋友哭闹不愿意,而家长或感觉不好意思而指责孩子不懂事,或强制孩子执行分享行为。这样,显而易见,对孩子的成长并无益处,因为这种行为并没有学会分享,更没有理解分享意味着什么。那么我们首先要明确的一点就是,孩子为什么会不愿意?用大人的思维方式理解,大概率上可能的一个原因是:孩子认为他一旦不能真实触摸拥有这件东西,就等于失去!就像一座房子,孩子认为,谁在里面住,谁就是房子的拥有者。所以孩子面对分享的情景,就会错误的认为他会丧失所有权。
所以,我们要给孩子明确什么是物权。即,你的就是你的,你借给别人也还是你的。Dr.魏建议说,很早就会说“你的”,“我的”,“他的”的孩子,会更有安全感,也更乐意去分享,所以家庭生活中,也要经常提及,你的,妈妈的,爸爸的,用别人的东西,要询问,要感谢,要归还,这样,对于物权的概念建立起来,孩子会明确什么是属于他的,他才会增强对拥有事物的安全感,也会建立起界限意识,与自我保护的意识。这才是后面谈及分享的前提!毕竟,我们逐渐意识到,强迫教育的弊大于利,并且,没有自我保护意识的孩子,成长中遇到的问题会更大。
关于换位思考
明确了物权是分享的前提,现在来谈谈如何进行分享教育。分享,拆分整个过程其实就是理解诉求者的情感,并决定满足其诉求的一个过程。那么分享教育的出发点,就应该是教会孩子,去理解别人的情感和处境,即换位思考。
一位英国作家曾经说过:情商,实际上就是换位思考的能力。
所以,分享教育,其实也是一个培养情商的教育过程。
现在,第一批独生子女已经发展成了社会的中坚力量,有了更多展示自己能力,表现自己内在的机会。一些80后,90后在今天,表现出智商高情商低的状态,社会对他们的评价,在创造性,个性这些词汇之外,没有同理心,自私,情商低是出现最多的单词。因为从小资源集中,有求必应,所以对于其他人的诉求,很大程度上,他们无法理解,也没有意识要去理解,所以情商低的结果就是,不会沟通,不会交流,不会求助,也不会帮助别人。
分享教育,在安全感的前提下,其实是很好的机会,去慢慢体会理解别人的情感,建立思考别人求助的意义的起点,这也应该是分享教育的出发点,而不是教会孩子必须满足别人的愿望,执行分享的行为却不告诉你为什么。
那么,对孩子进行分享教育,输出结果就一定要孩子执行分享的行为么?
在我看来,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关于独立思考与决策
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没有统一的标准规定人生要如何规划,要如何行走,所以,每个人也都有不同的自我保护机制和独立思考的模式,教育者只能充当输入环节中的一个input项,尽量让输入更多元,更宽广,更丰富,而不是模板制造者。
就像教科书中讲述孔融让梨这个故事,大讲特讲的是孔融让梨的结果,关于"为什么"的思考过程,讲述却很少。
从八股文时代到80,90后塑型阶段,接受的是应试教育,输入的是老师总结好的题型和最优的解题方法,甚至连作文都有套路可以背,而教育者也习惯了,批评或插手规划学生(或孩子)的输出结果,导致独立思考,独立决策的能力被抑制,进而逐渐弱化,等到需要独立做决定的时候,就只能啃老(精神上的啃老,习惯听从父母意见做决定)或者盲目虚荣为了别人的评判标准而做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