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日下午,乘高铁途中收到初中好友的信息。她发来一张截图,内容是他求婚成功的朋友圈。
我愣了一下,情绪没有太大起伏,仿佛在意料之中,冷静地回,他们在一起这么多年,结婚也不奇怪。
时间过了这么久,对他早就没了爱恋的情愫。更何况,如今我早已分不清,当时喜欢的是他,还是一头陷入暗恋中的自己。
八月长安在《橘生淮南》的后记里写:“如果你读我写的少年,看到了你自己,原谅了你自己,也原谅了别人,我想这真的就是最奇妙的缘分了。”
我曾无数次懊悔倘若当初处事能再成熟一点,或许今天和他会是另一个结局。但后来发现,时间就算重来,身处其中的我也还会有同样的行为。
于是我选择释怀,也不再深究谜底。
01.
他是我的初中同学,也是我第一次见到的最尊重女孩的男生。
他对女孩绅士,从来不会随意评判是好是坏。和男生总是能打成一片,成绩好,还会弹吉他,是班级里公认的暖男。
有一次化学课,秃顶的化学老师提问一道课后思考题,全班没有一个人能解答出来。
化学老师暴跳如雷的把书往讲台上一扔,说没人回答课就不上了。
全班都陷入了沉默,每个人都低着头不敢说话。
这时候,他站了起来,拿着书开始回答这道题,一步一步,思维清晰,最后答案呼之欲出。挑剔的化学老师这才满意的点点头示意他坐下,后来那节课才得以继续下去。
这样的人,很难找不到不喜欢的理由。
后来快毕业,一次语文课,我忘记带语文试卷,他从操场和朋友打完篮球回来,身上还穿着24号球衣,大汗淋漓。他一手拍着篮球,一手把自己课桌上的试卷递给我。
我小声地说:“谢谢。”他笑:“谢什么,有我在,没事。”那句话似乎是他的口头禅,因为他逢人有困难上去帮忙时,都是这么说的。可之于我,不一样。那时候我就觉得自己惨了,因为一句话沉沦,失了生息。
02.
后来,我们不在一所高中,但偶尔能听到他的消息。
学了理科、考试考得不错、周末经常回初中学校打球。而我,学了文科,成绩不上不下,和以前的朋友没了交集。上一秒,我们还坐在同一间教室写同一张试卷,下一秒,我们就在为不同的目标奋斗,两人的生命轨迹或许是从初中毕业那一刻错开,从此以后,愈来愈远。
高中的时候学习压力大,给他写信成了我排解情绪最好的方式,一封又一封,打算高考结束后就交给他。怀着想和他考同一所大学的目标,高中的我像转了性子一般努力学习。
高考结束后,曾鼓起勇气和他表白,意料之中得到了礼貌的拒绝,那些信最终没能交到他手中,我也没能和他去成同一所学校。
他知道我的心意,但除了他,也没人再知晓。我们偶尔聊天,他生日时我会给他送礼物,他生病了也会给他寄感冒药,但一切都仅此而已。大一那年暑假,他说要请客吃饭,我欢呼雀跃,以为多年的等待终于有了回应,后来发现,他只是因为不喜欢我而感到歉疚。
那一年的农历新年,我给他发了一个文档,对这些年的心意进行了总结。没办法,太注重仪式感的人偏爱有始有终。
那一年是2016年,与现在间隔6年,而从那以后,我们再也没见过。我知道,这一生我们都不会再见了。
03.
我没有加过他的微信,后来零星的消息都是通过他女朋友的微博得知。他也像从未来过一样,就此消失在我的生命里。
我有自己的人生要过,兼职、旅行、读书、学习、考研,一步接着一步,我变得更加成熟,也可以理性地审视。我从不否认当时一心一意喜欢他的自己,也从不后悔为这份喜欢做过的一切傻事,哪怕最后只感动了我。
我偶尔会梦见他,大多在压力很大的日子。考研备考的时候,有一次梦见他走了很远的路来看我。
随着年龄的增长,生命里纯粹的事情越来越少。读研选导师要看对方有没有名气;进入职场交朋友看他能不能为自己带来利益;就算结婚,房车等物质资源超越爱情本身成为婚姻的第一标准。
而唯独,那股忐忑又美好的暗恋,是不求任何回报的。
虽然已经距离那段时光很久了,久到不会再想起当时热烈又真切的一腔爱意。
尽管最后没有回应,爱意都落了空,可我从未抱怨过,也不觉得那段日子是浪费。因为我知道那时的我,那样的心情,以后都再也不会有了。
得知他要结婚,我本身并无太大波动,也十分祝福。
只是我有时候很怀念当时满腔爱意固执坚持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