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季风的方向》刘子超,南海出版公司,豆瓣8.0分,个人推荐8.0
印度火车、恒河,在泛滥的印度化想象里,在拥挤的车厢里,一群印度平民层叠在一起,甚至是车厢外面也挂满了人。《沿着季风的方向》的旅程就开始于印度,又回到印度。
《沿着季风的方向》的阅读过程的确有种纪实感。换乘多样的交通方式,对不同国家的交通工具都有所涉猎。比如在印度乘坐火车;在菲律宾他乘船。与旅途中随机遇见的人交谈,透过一种采访式的交谈,来构建这场旅行的目的形象。
行驶在缅甸的慢船上,西方人赞叹这里“美得令人忧伤”。站在菲律宾的小岛上,竟有华人后代询问着毛泽东蒋介石是否还在世。在印度的火车站里,人们视遍地都是厕所。
不得不说,他违反了网红打卡式的暗示与规则,当然也为读者们带来了不同体验中的纪实维度。
有一个很真实的地方,在爪哇的伊真火山,这里当地人靠挖硫磺为生,他们没有任何防护措施,在毒气遍布的火山口靠经验和大胆来谋生。刘子超也遭遇了火山湖巨大的烟雾喷发,工人们四散奔逃。
在一个背风处,他疯狂地流着眼泪,拼命地大口喘气,由于他没戴任何防护措施,脸上全是黄色粉尘像是一层地狱的颜色。由此可知,旅途中的危险也会累及自己。“我们蹲伏在岩石下面,等待火山平息怒气。然后我鼓足勇气,爬回人间。”
刘子超的游记写的地方大多不是热门地点,也不会奉劝和邀请读者去打卡、值得一去,按我的简单理解,他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不羡慕他在出行之前就读过大量的书,也不会嫉妒他能亲身去理解当地的文化,我很在意他在行万里路时,脑子里不时闪过的万卷书,多么相得益彰。
旅游本身也是极为消耗能量的,身体和心理上双重折磨,刘子超在他的游记里历练,在一次次的征途中认识自己。“那是一段艰险的攀爬,一些路段很滑,硫磺气体势不可挡。” 你不会想到这简单平实的背后,竟然会与死神失之交臂。
中国的游记现在很多,这符合大多数人去之前先查攻略的习惯,让旅行本身变成一场交作业式的附和。
更深刻一点,他敏锐地保留着对旅游的尊重,从地点选择,对人文环境的抉择,对历史的看重,对文化背景的追索,对当地人的探究,都在朴实简化个人的理解,尽量用事实和原有的基调来自由地跳出来,读他的游记,应该是求实路上的试炼者。
比如这段来自老挝的文字:“后来我才明白,这是一种以佛教为中心的社会救济系统。僧人既是受供养者,也是财富的再分配者。通过这个系统,富人获得了心灵的慰藉,穷人得到了生存的口粮,而信仰的重要性就在于它提供了一种双方都认可的意识形态,把分散的民众聚合到一个共同的框架内。无论大国小国,无论现代古代,只有做到周富济贫,才是文明的本意。”
游记应该具有强烈的个人印记,因为这会很有吸引力。而读者们需要的又不仅仅是故事,或者到此一游的联想,我反而觉得更是一种心理需求,一种摆脱目前生活的体验感,换种方式来遇见不同的风景,不同的人,不同的美食,如果我们能够记录下来,就像人生的珠串里多了一颗闪亮的宝石。如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