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手机里的两本书,一本是大名鼎鼎的《人类简史》,另一本是徐中约著的《中国近代史》(港版)。
一个不合格的理科生
我上学的时候学的是理工科,高中分文理班时我没有半点迟疑的选择了学习理科,从此便向一枚理工男前进了。
当我真正开始学习理科后,慢慢得我觉得我对文科的兴趣越来越浓,特别是历史。
对历史的好奇由来已久,当时我甚至后悔选择理科。历史承载着过去,未来可以幻想,过往不能改变。明天你可以过成你想要的样子,历史却站在那里看着你,不悲不喜。
虽然对历史很感兴趣,但是我却真的没有看过几本历史方面的书,我关于历史的认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停留在历史课本的内容里。我们的历史教科书真的不怎么样,脸谱化的人物和科学辩证法下的历史必然,把人类历史像牛顿的力学体系那样严格理论化显然是很失严谨的。当然我没看过近些年的历史教科书,所以这样的说法也仅仅指二十年前的历史教科书。
作为一个喜欢历史、政治和心里学的理工科学生,我的学习成绩很差,至今我都会为自己没有学好数学而感到懊恼。因为数学的魅力太大了,当我知道爱因斯坦是用数学计算推导的相对论的时候,我都会感到汗颜,因为我的数学水平真的不够格来理解一点点。我观察世界简直缺少一个维度,这个维度可能就是数学。
唯心的历史观
以前 提到历史我总是喜欢做判断和下定义,比如岳飞是抗金名将,被卑鄙的小人秦桧所害,而且还留下了——“莫须有”这样一个罪名;再比如诸葛亮被一部《三国演义》推上了神坛。
至今秦桧的铜像还在在遭受着人们的唾弃,诸葛亮还在被当做智慧的象征。这些都是来自民间演义和口口相传的,人们喜闻乐见的故事,形成了一道历史风景。这样的风景是真是的吗?按《人类简史》的说法,连国家都是人们共同想象的共同体,而非真实的物质存在,那么历史呢?秦始皇就是焚书坑儒的暴君,海瑞就是一个救民水火、两袖清风的好官。这些也许无关真实。只要我们都想信(真的是想信哦),历史就是历史。
唯物的历史观
辩证得看,历史也不仅仅是忠奸善恶。历史有血有肉,是每一个活着的人和真实的事组成的。抛开各种分析概括不谈,我一直想知道,历史上的人怎么生活。在历史的舞台上,政治家,文人,科学家,艺术家。他们都有自己在历史中的地位,历史,就是在书写他们的故事。但是作为普通人,在历史中没有就这任何痕迹,他们是历史的一部分,很大的一部分;这些却不能被找到。历史不是故事,不应该被刻意呈现出来,讲它想要让你听的故事。
历史的剪影
我在读《中国近代史》,港版,为什么是港版?行为大陆版被删减的不成样子。历史有它存在的必要,既然存在何必遮掩?也许这就是为了这个想象的共同体。
历史从来都有这个天然使命,不论是谁都不能改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