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够自律是家长经常抱怨的问题,也是父母教养中的一大心结。父母希望孩子主动学习,能够高效地完成各种任务,敢于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挑战,但事与愿违,很多孩子做事拖沓,没有计划性,浪费时间,陷入“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消极被动状态之中。
父母知道自律的重要性,但并不懂得怎样去培养孩子的自律性,说教、唠叨只会引起孩子的反感,恐吓、强逼也只能带来短时间内的屈从。那么,到底何为自律?培养孩子自律的路径又是什么?
何为自律
自律就是主动要求自己以积极的态度去承受痛苦,解决问题。是解决人生问题最主要的工具,也是消除人生痛苦最重要的方法。
有了自律,在面对问题的时候,我们才会变得坚定不移,并在痛苦的经历中获得成长的智慧,我们要求孩子自律,父母自身首先要能做到自律,双方都要经受住痛苦的磨练,才能获得彼此的成长。
“唯有痛苦才能给人们带来教益。”,人生的痛苦和问题中都蕴藏着非凡的价值,而回避和逃避痛苦是人类的本性,也是人类心理疾病的本源,唯有自律可以帮助人们积极主动地面对痛苦,承担责任,直面困难才能使心灵变得更健康。
自律四原则:
原则一:延迟满足感
心理学上有个著名的棉花糖实验,测验孩子的延迟满足能力对未来学业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能禁得住诱惑,做到延迟满足自己所爱的孩子成绩更好,未来也有更好的人生表现。而延迟满足是养成自律必备的路径。
先承受痛苦,再享受快乐,学会延迟满足。比如孩子的家庭作业,从5岁左右就要培养孩子先承受写作业的痛苦,再享受与同伴玩耍的快乐,养成“先苦后甜”的习惯。只有孩子有足够的耐心面对学习中的枯燥,才能取得好成绩,如果颠倒过来,孩子就很容易成为“问题学生”。
家庭教养亦如此,假若父母动不动就对孩子大吼大叫,甚至棍棒相加,这种表面看来立竿见影的教养方式,就是父母不懂得延迟满足的表现。父母没有耐心跟孩子一起承担生活中的苦难,用家庭暴力解决问题,孩子以后就会延续父母这种粗暴面对问题的模式,逃避问题,与问题隔离,没有责任感,自律又从何而来?
没有自律作为后盾的管教,不会起到任何积极的作用,父母不遵守自律的原则,就不可能成为孩子的榜样,而若父母懂得自律、自尊、自制的生活,孩子就会把这样的生活视为理所当然。
培养孩子学会自律,需要投入足够的时间,父母的体罚只是发泄自己心中的不满,父母的爱决定着家庭教育的优劣,富有爱心的家长,善于审视孩子的需要,并做出理性判断,这就是自律的起点——
“既然父母愿意陪我忍受痛苦,痛苦就不见得那么可怕,而且也未必是太坏的事。我也应该承担责任,面对属于自己的痛苦。”
一位家长因为孩子四个小时没完成一张试卷而大发雷霆,其实孩子没有时间观念的背后是孩子体会不到自己的价值所在,孩子不觉得自己的时间有价值,而对自己价值的认可是孩子心理健康的前提,也是培养自律的根基,它很多时候都来源于父母的爱。一个自我评价很低的孩子,不会重视自己的时间,只有认识到自己的价值之后,孩子才能意识到时间的宝贵,合理安排时间。
原则二:承担责任
“这不是我的问题”是很多人喜欢说的一句话,气急败坏的父母会历数孩子的诸多问题行为,剑拔弩张的夫妻会互相咒骂对另一半的不满,盛气凌人的上司会对下属的疏忽横眉冷对,总是把错误的矛头指向对方,潜台词就是:这不是我的责任。
这就是我们在处理一件事情时的责任归因,有的人倾向于做外归因,推脱责任,就像上面所说的“这不是我的问题”;而有的人倾向于做内归因,承担责任,会做出“这都是我的错”的定论。归因不同,处理问题的策略也不一样。
在临床上,有两类患者将责任感的归因演绎到了极端,表现出了彼此相反的两种症状。一类是神经官能症患者,为自己强加责任,认为错都在自己,把“我本来可以”、“我或许应该”、“我本不应该”之类的话常挂嘴边,坚信问题应由自己负责;一类是人格失调整患者,不愿意承担原本属于自己的责任,将错误归咎于他人,常说“我不能”、“我不可能”、“我不得不”,似乎他们的行为都是迫于外界压力的无奈之举,顽固地认为自己与问题无关,他人或客观条件才是问题的罪魁祸首;还有不少人是兼具这两种状态,称为“人格神经官能症”。
几乎人人都患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官能症和或者人格失调症,但只要不过分,就不能算作病症,也就是从这个层面上来说,人人都可以受益于心理治疗,完善自己的人格状态。
但从某种意义上说,所有孩子都患有人格失调症,孩子通常会本能地逃避责罚,不少孩子也患有某种程度的神经官能症,把自己承受的痛苦看成是罪有应得,缺少爱的孩子会变得自惭形秽,认为自己不够可爱,看不到自己的优点。
神经官能症患者让自己活得很痛苦,把责任揽在自己身上,搞得自己疲惫不堪;而人格失调症患者让别人活得很痛苦,责怪别人,这个替罪羊通常是爱人或孩子。
假如孩子在学业或者道德上出现了问题,父母不懂得自省,而是归咎于教育指导,或者指责孩子,说出“你快把我逼疯了”、“你把我的生活搞得一团糟”、“你毁了我的青春”之类的语言,父母就为孩子提供了逃脱责任的榜样,孩子无法理解父母自责的不合理,就将责任归咎于自己,成为神经官能症患者,这在离异家庭的孩子身上很常见。
其实,父母是可以帮助孩子走向心智成熟的,在孩子慢慢长大的过程中,父母拥有成千上万次教育孩子的机会,面对这样的机会,父母是勇于承担起责任,还是推卸责任,取决于父母自身的人格成熟程度。把握这样的机会,需要父母有足够的敏感度,及时发现孩子所需,主动投入时间和精力,甚至是承受痛苦,帮助孩子成长的过程本身就是父母为孩子成长所承担的责任。
“你不能解决问题,你就会成为问题。”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的成长承担责任,否则你就会成为问题本身,永远无法到达心智成熟的彼岸。
原则三:忠于事实
每个人都会给自己绘制一张人生地图,我们越努力,对事实的认识越清晰,绘制的准确性就越高,但很多人不愿付出努力,对认知事实不感兴趣,甚至放弃对地图的绘制,活在虚幻的自我欺骗中。
绘制人生地图很艰难,我们要付出不懈的努力不断去修正,地图才能变得翔实。当新的信息与过去观念发生冲突时,我们就会感到恐惧,有的人会选择视而不见,抗拒、指责新信息,捍卫陈腐的观念,消耗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对抗,抱着过时的地图不放,这就是很多心理疾病的根源。
一个人回避事实,总是用自己的逻辑去解释这个世界,心理学上称之为“移情”,就是把产生或适用于童年的那些感知世界、对世界做出反应的方式,照搬到成年后的环境中,尽管这些方式已经不再适用于心的环境。移情非常普遍,不易察觉,而且极具破坏性。
父母的漠不关心会使一个人的童年充满阴影,这种被悲伤和失望包围的感觉,会使得他对周围失去信任号。从最初的“我不能相信我的父母,他们是不值得信任的”,到后来移情到“我不能相信任何人,没有谁是可以靠得住的”。他极容易对他人做出“不值得信任”的解读,用童年的思维逻辑去解读当下的情景,而不去了解事实的真相,他没有去修正自己的人生地图意识或能力。
对于头脑中根深蒂固的旧地图做出修正确实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逃避现实中的痛苦,是人类的天性,心理治疗就是“鼓励来访者说出真话”的过程,长时间的活在幻想中的自欺欺人只会使人集聚愧疚,导致心理疾病,所要要让心灵获得成长,就要竭尽全力,完全忠于事实。
原则四:保持平衡
孔子在回答子贡问及子张和子夏哪一个人更好的问题中,给出了“过犹不及”的答案,就是过分与不足都是一样的,也就是中国文化中一直推崇的“中庸”思想。
自律也需要遵守中庸之道,保持平衡,我们既要承担责任,但也要拒绝自己不该承担的责任;既要追求诚实以对,也要在必要的时候隐瞒部分事实和真相;既要学会延迟满足,把眼光放长远,同时也要过好眼前的生活,让生活中的乐多于痛。这就意味着,自律不是死板地恪守规则,而是一个富有弹性的约束机制。
就拿“生气”来说,必要的生气,是为了我们更好的生存,对于别人的冒犯,要审时度势,既要有生气的能力,还要具备克制脾气的意志,善用不同的方式表达愤怒,有时委婉,有时直接,有时心平气表达,有时可以火冒三丈,要把握发脾气的时间和场合。这种灵活的情绪反应系统,就体现了我们的“情商”,这其实就是一种对自己情绪平衡性的自我监控,就是自律的体现。
要获得心智成熟,就要在彼此冲突的需求、目标和责任之间寻求一种微妙的平衡,这就需要不断地自我调整,保持平衡的最高原则就是“放弃”,放弃一定会带来心灵的痛苦,但固守旧有的意识形态可能会带来更大的痛苦。
心理治疗就是“放弃过去自我”的过程,潜意识层面的放弃,就会带来意识层面的不断调整。心理学家埃里克艾瑞克森曾列举出人生各阶段的八种危机,只有放弃旧有过时的观念,才能度过危机,顺利进入人生的下一个阶段。
按照人生危机发生的时间次序,简单归纳我们在各阶段需要放弃的东西:
无需对外界要求作出回应的婴儿状态
无所不能的幻觉
完全占有(包括性方面)父亲或母亲的欲望
童年的依赖感
自己心中被扭曲了的父母形象
青春期的自以为拥有无穷潜力的感觉
无拘无束的自由
青年时期的灵巧与活力
青春期的吸引力
长生不老的愿望
对子女的权威
各种各样暂时性的权利
身体的永远健康
最后,自我以及生命本身
我之所以将“放弃”摘录在此处,是因为我觉得每个人都应该了解这些人生中的放弃,放弃这些生活环境、个人欲望以及处事态度的过程就是心智完美成长的过程。
越自律越自由,让自律成为我们一生的信仰,带领我们完成心智成长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