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后的那棵桑树又开始吐出了嫩绿的新芽,似乎在提醒着小孩子们又到了养蚕的时节。这棵桑树是为了方便自己养蚕特意从爷爷家移栽过来的,如今已经长成这么大了。往年的这个时候就有邻家的孩子三三两两来采摘桑叶。
记得小学时,每到这时候,就要开始养蚕。养蚕的第一步就是孵化小蚕。一般都是把头一年自己留下来的蚕仔用棉花包好,没有的话就会问同学要一些,然后把它放在自己的腋窝下面,这样可以保持恒温,更好的孵化出小蚕。
大概要过两三天才能孵化出来,在这期间,它们始终处于我们的腋窝下面,不管是上课还是睡觉。好在这时候衣服穿的也比较多,不容易掉。几天之后,就会看到一个个黑色的蚕宝宝从里面钻了出来,这时候别提有多兴奋了。蚕宝宝出来后就要给他们安一个家,找个小盒子,撕张作业本上的纸垫在里面当垫被,然后小心翼翼的把他们一个一个的放进去。养蚕只能在家里进行,要是带到学校被老师发现,是要被没收的。
十多天后,蚕宝宝也慢慢的长大了,身上的黑色逐渐变成白色,一节一节的体型也格外明显,这时就要给他换个更大的家,一般都是找个大的鞋盒来代替,他们的食量也在与日俱增,但此时的桑叶才刚刚吐芽,采摘的小伙伴又多,根本供不应求,只能另辟蹊径。有的小伙伴会偷偷的跑到菜地里去摘些莴笋叶来喂养,有的会去采摘一种称之为刺叶的叶子来代替,各种食物蚕宝宝们吃是的不亦乐乎,我们忙的也是不亦乐乎。我们每天下午放学后第一件事就是去给他们寻找食物,然后帮他们把排泄物清理干净,蹲在旁边看着他们一口一口的消灭刚采摘的食物,心里满满的成就感,仿佛就像是在喂养自己的小孩一般。
再过半个月左右,蚕宝宝就要一个个的变成蚕蛹了。他们会停止进食,一圈一圈的吐丝,将自己安放在里面,静静地等待破蛹成蝶的那一刻。
当他们从蛹里面出来变成碟后,就开始产卵,之后,就完成了自己一生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