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岁,一无所有怎么办?
都说成年人的崩溃,从借钱开始。我觉得成年人的崩溃,应该是从不存钱开始的。因为不存钱,总有一天会借钱,崩溃是早晚的事,怨不得别人。
在二十多岁时适当地存钱其实很简单,因为只需要做两件事:提高收入,限制欲望。提高收入要从提升能力开始,限制欲望要从自控开始。
人到三十,放弃没必要的执念,减少没意义的可能,都是必要的。
执念和坚持是不一样的。坚持是当你知道这件事还有可能时,你的意志告诉你,再走走;执念是你的内心明明告诉你这件事无望,你还要继续向前,直到撞到南墙。
三十岁一无所有的人最大的问题,只有三个字:不学习。
人们总是喜欢先入为主地评价别人,却不知道背后的逻辑也可以很复杂,不知道自己所知道的真的很少。所以,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
这个时代是需要终身学习的,而学习的方式,并不局限于坐在教室听老师讲课。它取决于,你有没有一颗求知的心,你有没有一个对万物好奇的思维习惯。
三十岁前,我的成长法则
如果觉得生活苦,那么别去寻找舒服的方式让自己苦中作乐。去做一些让自己更苦的事情,比如学习。
你之所以觉得自己会固化,是因为你生来觉得自己和别人一样。其实,怎么会呢?你和别人根本就不一样,我们都是人类,但不是一类人。你就是你自己的神,在你活的地方。
大多数人的努力程度远远不到拼天赋的地步,所有的提高都是自己跟自己的约定,所有的成长都是自己跟自己的秘密,这些都和别人无关,也不用向别人汇报。
牛人和菜鸟的区别其实并不在智力上,他们主要的区别只有一个:牛人认定一件事,就会坚持下来;菜鸟认定很多件事,干两天就喜新厌旧了。
要么孤独,要么庸俗
人越长大,越难拥有孤独和只属于自己的时光。随着你的社会网络越来越发达,人际关系越来越密切,认识的人越来越多,要做的事情越来越杂,属于自己的时间必然越来越少。
“在没人看得见我时,我也要默默发光。”
泰戈尔曾经写过:“只有经历过地狱般的磨砺,才能练就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响。”
有时候,并不是优秀的人不合群,而是他们的群里没有你。
孤独是一个人的狂欢,相聚是一群人的孤单。
村上春树写过:“哪里会有人喜欢孤独,不过是不喜欢失望罢了。”
叔本华写过一本书,叫《人生的智慧》,书里说:“只有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才可以完全成为自己。不热爱独处的人,也就是不热爱自由的人。”